无论是从全球范围,还是从中国市场来看, ESG投资规模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注:有关中国ESG资管产品发展动态,详见《国内ESG资管人竟偏这只股票……》
ESG评级机构作为ESG生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主要发挥着评估公司ESG绩效的作用,进而为ESG投资提供决策依据。
MSCI及其ESG评级(MSCI ESG Raings)作为其中的佼佼者,得到了国内外ESG投资者的认可和使用。
注:有关MSCI ESG评级方***的解读,详见《一家公司的MSCI ESG评级结果是如何产生的?》
A股自2018年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以来,“被动”接受了MSCI的ESG评级。
从公开信息来看,虽然A股整体的MSCI ESG评级并不高,但也有少数公司(如阳光电源)获得了代表行业领先水平的A***。
注:有关A股第一季度MSCI ESG评级情况,详见《A股最新MSCI ESG评级:阳光电源成最大“黑马”》
2021年第二季度已经过去,A股MSCI ESG评级又有哪些变化?
据MSCI官网显示,2021年第二季度,MSCI公布了49家A股公司的最新ESG评级,其中:
3家公司为本季度新增,即MSCI首次对其进行ESG评级;
其余46家公司获得了新一年度的ESG评级。
加上第一季度的43家公司,2021年已有89家A股公司的ESG评级获得更新。
01
新晋公司评级结果不佳
在第二季度,有3家公司首次接受了MSCI ESG评级。
其中,昭衍新药(603127)获得BB级,其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产品安全&质量(product safety & quality)两项议题的表现处于行业领先水平;但商业行为(corporate behavior)、人力资本发展(human capital development)、碳排放(carbon emission)三项议题的表现处于行业落后水平。
图:昭衍新药MSCI ESG评级
图片来源:MSCI
科沃斯(603486)获得BB级,其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劳工管理(labor management)、供应链劳工标准(supply chain labor standards)三项议题的表现处于行业平均水平;但商业行为(corporate behavior)、争议采购(controversial sourcing)、电子垃圾(electronic waste)三项议题的表现处于行业落后水平。
图:科沃斯MSCI ESG评级
图片来源:MSCI
上机数控(603185)获得B级,其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劳工管理(labor management)两项议题的表现处于行业平均水平;但商业行为(corporate behavior)、清洁技术机遇(opportunity in clean tech)、有害排放&废物(toxic emissions & waste)三项议题表现处于行业落后水平。
图:上机数控MSCI ESG评级
图片来源:MSCI
回顾第一季度,新增25只A股的整体ESG评级也较低,其中多数公司(76%)为CCC级或B级(代表处于行业落后位置)。
02
A股评级整体呈下滑趋势
第二季度,共有46家A股获得ESG评级更新,其中11家(23.9%)公司的评级被调低,7家(15.2%)公司的评级被调高,28家(60.9%)公司的评级维持不变。
在ESG评级被调低的11家A股公司中:
视源股份(002841)、汇顶科技(603160)由代表行业平均水平的BB级降为了代表行业落后水平的B级;
陕西煤业(601225)、太钢不锈(000825)、华兰生物(002007)、均胜电子(600699)、京沪高铁(601816)降到了最低一档的CCC级;
而老板电器(002508)、宇通客车(600066)不仅未能从***迈入代表行业领先水平的A***,反而降为了BBB级。
另一方面,7家A股公司凭借在ESG方面的持续改进和优秀绩效,获得了更高评级,其中:
白云山(600332)由BBB级提高为***,正式迈入“A”级大军;
生益科技(600183)、隆基股份(601012)由BB级提高为BBB级;
上海石化(600688)、沪电股份(002463)、闻泰科技(600745)由B级提高为BB级;
鸿远电子(603267)由CCC级提高为B级,但仍未从行业落后行业中“出圈”。
此外,有28家A股公司的ESG评级维持不变。
但深入分析后发现,评级保持不变的A股中,有14家公司的ESG评级为B级,有10家公司的ESG评级仍为CCC级(最低一档),也就是说绝大多数(85.7%)公司的ESG表现经MSCI重新评估后,仍然判定为全球同业落后水平。
图:A股第二季度ESG评级调整情况
资料来源:MSCI,阿尔法工场ESG整理
整体来看,A股2021年的MSCI ESG评级呈现下滑趋势。连同第一季度的8家公司,2021上半年共有19家A股公司的ESG评级被MSCI调低。而同时,仅仅有10家公司的评级被调高。
03
为什么A股MSCI ESG评级“不进则退”?
近三年来,ESG在中国市场得到了空前发展。监管机构、投资者、上市公司、研究机构、媒体等市场参与者共同推动中国ESG的发展。
特别是在企业层面,众多上市公司逐渐意识到ESG的重要性,不断提升ESG管治水平,强化ESG信息披露内容,开展ESG创新项目。
对于关注国内ESG发展的人来说,整体感受是A股公司的ESG表现在不断向好。
但为何A股公司的MSCI ESG评级却呈现下滑趋势?可能存在以下三点原因。
首先,从MSCI ESG评级的本质来看,评级结果是一个相对值,而不是绝对值。
MSCI ESG评级不是反映被评公司历年ESG表现的(纵向)变化,而是表示同一时期,公司ESG表现与全球同业的(横向)对比结果。
也就是说,一家公司的ESG评级高低不仅仅与公司自身的ESG管理和绩效水平有关,也取决于同业的ESG表现。
即使某家公司的ESG绩效得到提升,但如果绩效增量不及其他同业企业,最终ESG评级也会变低。
从这个角度来看, A股公司ESG评级下滑的可能原因是整体绩效增量不及全球同业。
其次,从MSCI ESG评级的核心内容来看,公司在关键议题方面的表现对ESG评级的贡献更大。
因不同ESG指标与各个行业的相关性不同,对不同行业的影响程度也不同,ESG评级机构往往会通过设置与行业挂钩的指标权重,来反映ESG风险在行业层面的差异。
一家公司在关键指标(权重较大的指标)上的表现情况,对ESG等级的判定贡献更大。
MSCI ESG评级同样采取了类似机制。通过评估各个指标对某一行业的影响程度,MSCI给每个指标都设置了不同大小的权重,以反映指标的行业重要程度,并形成了ESG行业实质性地图(ESG Industry Materiality Map),
以碳排放(carbon emission)指标为例,该指标对能源企业的ESG评级影响最大,而对房地产企业的影响最小。
但目前A股公司的ESG提升重点是ESG管治水平、ESG信息披露等,而非ESG议题实践。在短期内,现有的管理措施并不能快速反映在最终ESG绩效上。
同已经具备成熟ESG议题管理体系,以及多年ESG实践经验的全球同业相比,A股公司难免在最终ESG评级上落于下风。
最后,从MSCI ESG评级的关键因素来看,外部ESG风险(机遇)加剧,更加突显A股公司ESG管理的滞后性,进而造成低评级。
MSCI ESG评级体系不仅关注公司自身的管理策略,同时也会评估相关风险程度或机遇大小,以判断两者是否匹配。
因此,为了取得关键议题上的良好评分,公司需要采取与风险或机遇敞口相匹配的管理措施。
《一家公司的MSCI ESG评级结果是如何产生的?》一文中有个例子。
同为电力生产的两家公司,或多或少都面临与水资源相关的风险,但如果一家公司处于水资源更为匮乏的地区,其所需要采取的措施应更为全面,才可能与另外一家公司获得相同的得分;换句话说,处于水资源丰富地区的公司(水资源风险小),即使与另外一家公司采取相同的管理措施,也会在水资源这个指标上得到更高分数。
整体来看,ESG理念逐渐受到国内监管者、投资者、消费者的重视,“30·60目标”等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为中国ESG发展注入新的驱动力。
从风险或机遇评估的角度来看,中国上市公司面临来自外部的ESG压力正逐渐加大。
但另一方面,公司管理却未能做出快速调整,A股公司的ESG管理水平与外部ESG风险(机遇)程度存在差距。
最终,A股公司可能因ESG管理滞后于外部ESG发展的速度,而被判定为落后者。
因此,对于想获得更高ESG评级的公司来说,不仅要着眼于内部的ESG管理现状和绩效水平,还要对标行业领先与国际最佳做法,更要密切关注来自监管、市场、公众的ESG诉求,采取与之相匹配的管理措施,以提升自身面对外部ESG冲击的韧性。
评论
发表
回复“”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