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港股IPO的新门槛?

Tiny

2022-03-16 00:00:00 

如今,各个市场都在想方设法地吸引和留住资金,这其中也包括蓬勃发展的ESG投资。


ESG资金需要高ESG标准的市场

根据Morningstar的统计,截至2021年9月,全球ESG基金规模增至3.9万亿美元,远远高于2020年底的1.65万亿美元和2019年底的1.28亿美元。

而Bloomberg预测,到2025年,全球ESG投资规模将达到53万亿,占全球总资产的三分之一以上。

图:全球ESG投资规模
图片来源:Bloomberg

ESG俨然已经成为当下乃至未来,持续被热捧的投资主题。

但同时,为吸引对气候变化等ESG议题敏感的投资群体,许多ESG基金会夸大产品的ESG属性。

ESG市场中存在的“洗绿”现象可能导致大量泡沫。不过,这种情况已经引起了监管关注。

3月1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主席Gary Gensler在社交媒体上表示,ESG产品的数据应该像牛奶标签一样,向投资者公开透明。

Gensler明确表示对数以百计、标有ESG字眼的投资基金持怀疑态度,并重申SEC正在制定一项规则,强制披露基金在贴上ESG标签时所依据的标准和基础数据。

相较美国,全球第二大ESG投资市场的行动更快。

2020年6月,欧盟《可持续金融分类法》(Taxonomy)生效。经过四年的讨论,欧盟正式明确了ESG产品的界定标准,其中就包括金融部门的ESG投资产品。

受该法规的影响,部分不符合ESG标准的ESG投资产品,甚至在法规生效前就消失匿迹。

根据GSIA的统计,欧洲ESG投资规模在2020年首次出现下滑,并低于美国市场。

图:全球主要市场的ESG投资规模
图片来源:GSIA,Global sustainable investment review 2020

2021年3月,欧盟另一项ESG法规——《可持续金融披露条例》(SFDR)生效。

SFDR强制要求金融机构披露有关ESG投资产品的信息,进一步增强了ESG投资产品的透明度。

除此之外,G20国家也在积极探索并建立ESG金融标准,并推进实现互认和融合。

未来,ESG投资的关键将逐渐转向选择投资标的以及投资市场上来。

对于全球各个市场来说,谁能率先建立起统一、严格的ESG投资环境,谁就能对巨量的ESG资金产生更大吸引力。

这正是香港市场努力实现的目标。

IPO将是港股ESG监管的新方向

经过近十年的ESG监管改革,香港市场的ESG监管体系已基本成型。

无论是监管力度、覆盖范围,还是监管前瞻性上,香港市场一直走在全球前列。近两年,香港市场对ESG政策的修订更加频繁。

目前,香港市场已经形成了强制性的ESG信息披露规则,并以此对港股上市公司的环境、社会及管治工作提出了完整要求。

但香港市场似乎并不满足于此,正将监管目标进一步对准IPO公司。

3月14日,港交所全资附属的联交所发布了《上市委员会报告》,回顾了过去一年上市委员会的主要工作,并展望了未来的工作重点。

2021年,联交所在ESG方面开展了诸多行动。

首先,联交所重新对管治规则进行了修订,进一步提升港股公司在企业文化、董事会独立性及多元化等管治方面的标准。


其次,联交所将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小组(TCFD)的多个主要建议纳入ESG指引,并于11月发布了《气候信息披露指引》。

除此之外,联交所还推出了一个全新的ESG教育平台——ESG Academy,为相关从业和咨询人员提供了指引。


至于未来,联交所表示会就进一步优化ESG标准及气候信息披露的多项建议,征求市场意见。也就是,联交所仍会继续完善和强化ESG监管。

其中,除了对TCFD的广泛应用外,IPO公司的ESG规则将是联交所新的监管方向。

港股IPO的ESG监管已经启动

港交所率先对ESG中的多元化议题提出明确要求。

在新的管治规则下,港交所不再接受具有单一性别董事成员的公司,并要求其制定达到董事会成员性别多元化的可量化目标及时间表。

而在最新一次的ESG评估中,港交所将评估对象由已上市公司转向了IPO公司,评估重点从ESG报告变成了IPO招股书。


自2012年出台《ESG指引》以来,港交所累计开展过三次针对ESG事宜的评估工作。

不过,前两次评估的样本均是随机抽选的400家已上市公司,但最近一次(2021年)的样本则是IPO公司。这是在为出台IPO阶段的ESG监管要求提供依据。

在近年来的ESG改革中,联交所反复强调了对IPO公司考量ESG事宜的重要性。

2020年7月,港交所更新了一份有关IPO申请的指引性文件,强调IPO申请人的董事会必须在上市过程中确保建立企业管治及ESG机制。

港交所建议,申请人应尽早委任董事(包括独立非执行董事),让他们参与到制定必要的ESG机制和政策的过程中。

图:港股IPO公司ESG最佳实践指引
图片来源:香港交易所,指引信HKEX-GL86-16

2020年12月,港交所刊发了一份汇集市场观点和经验的报告,以协助IPO申请人(及新上市公司)的董事会全面考量ESG事宜。

在该报告中,港交所列明了IPO申请人应重点关注的公司治理事宜,以及ESG汇报的注意事项。

显然,港交所为IPO公司提供ESG最佳实践的指引,旨在为ESG监管前置打好基础。这一系列行动也表明,港交所已经启动了有关港股IPO的ESG政策制定工作。

在2021年4月发布的管治守则咨询文件中,联交所表示,为强调于上市程序加入ESG机制的重要性,今年会检视招股章程中的ESG披露资料,并为IPO申请人提供进一步的指引。


毕竟,ESG目标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企业不可能在上市后的短期内,就可达到港股ESG监管要求的水平。

企业必须从IPO阶段就开始关注ESG因素,并建立相应的管治机制。

对于想去港股市场上市的公司来说,ESG俨然是一道新的门槛。而从港交所的诸多行动来看,这已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评论

发表

回复“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

回顶部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