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斌:最后的演讲

基哥

2025-11-04 16:40:14 

11月3日,泉果基金发布高级管理人员变更公告,王国斌病逝,由董事长任莉代任总经理职务。

王国斌在三十余年的从业历程中,凭借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的深耕,积累下良好口碑与行业威望,还被业界赋予“初代操盘手(交易员)”、“股市初代大佬”、“企业家型投资人”等多个标签。

而在2022年,王国斌卸下过去的光环,选择以创业者的身份回归公募基金“再出发”,建立秉承“投资中国”长期主线的个人系公募——泉果基金。

对于王国斌而言,选择创业个人系公募,是一场对机遇与风险有着清醒认识的一搏。

要知道,在2022年的市场环境下,公募行业面临产品同质化、短期业绩导向加剧的挑战,不少基金公司陷入“拼规模、追热点”的循环。而王国斌从过往的平台抽身,选择打造个人系公募,本身就是对长期主义的一次躬身实践。

01 最初的起点

学生时代的王国斌,就与投资结下了不解之缘。

坊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北大的一个深夜,睡在王国斌上铺的“兄弟”高善文被一阵如洪钟般的巨响惊醒。探下头去,竟是下铺兄弟正在挑灯夜读,读到兴处,心生共鸣,情不自禁一掌击在墙上。定睛一看,书的题目赫然是:“炒股三十六招”。

三十多年过去,这位“下铺的兄弟”一毕业便投身证券市场,成为中国股票市场少见的常青树,声名远播。

高善文后来评价王国斌:“毫不夸张地说,在二级市场做投资管理的话,王国斌是最顶尖的投资者,我可以负责地说,没有之一”,“我觉得他说的不如写的好,写的不如做的好。”

王国斌初入职场时,恰逢日本与亚洲“四小龙”崛起的浪潮。彼时,推崇儒学的学者们备受鼓舞,儒学也被视作东亚社会崛起的重要根基,甚至被认为能为现代商业社会提供关键助力。

正是在这个时期,王国斌接触到了杜维明的新儒家思想,并且在之后数十年的投资生涯里,不断用实践去印证这一思想的价值。他始终坚守的价值投资理念,更是将儒学思想深度融入投资逻辑的外在体现。

在他看来,自律是价值投资与品牌建设成功的核心法宝,而管理好自身心性,已然是投资成功的一半。中国传统文化中“内修于心,外化于行”的智慧,正是调理心性、稳住投资节奏的最佳指引。

后来,王国斌便将这一思想带到了东方证券。

02 从东方证券到君和资本

作为中国资本市场的资深参与者,王国斌的职业轨迹始终与“价值投资”深度绑定。

1998年,他被东方证券以核心人才身份引进,长期分管自营及资产管理业务。

2005年成为王国斌职业发展的重要节点。

这一年,他不仅开始担任东方证券副总裁,东方证券旗下的东方红1号、东方红2号产品也正式成立,并一度在同期成立的同类产品中均名列第1。

2010年,东证资管正式成立,王国斌出任董事长,进一步推动价值投资理念在资管业务中的落地。

在东方证券及东证资管任职期间,王国斌始终致力于投资业务模式与理念的转型,追求投资的科学性与实效性。他带领团队取得了长期领先的投资业绩,即便2016年他离开东证资管后,其推行的“价值投资”理念仍在这家机构持续发酵。

2017年,东证资管在混合型基金领域大放异彩,年度业绩前十中占据6席,且包揽榜单前五;同年11月8日,东方红睿玺三年定开基金单日募集178亿元。

2018年1月23日,东方红睿泽三年定开基金单日募集超71亿元,吸引76万户投资者认购,创下公募基金认购客户数的历史新高。

除了专业能力备受认可,王国斌对中小投资者的关怀也贯穿职业生涯。

2014年6月,在“第一届中国机构投资者峰会暨财富管理国际论坛”上,他发表《中国投资者有没有未来》的演讲,直指“在靠博弈获胜的市场,老百姓是没有未来的”,道出对普通投资者处境的关注。

面对市场波动,他更是多次在关键转折期发声提示风险:2015年4月至5月,当大盘热度鼎沸时,他敏锐察觉到泡沫累积,在公开场合反复提醒风险;4月17日,他发表《以史为鉴,投资需珍重》的演讲,警示泡沫破灭风险,呼吁避免重演《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群众性癫狂》中的场景。

事后,高善文博士回忆2015年市场时曾笑称:“王总的境界不是比我高一点半点。”而王国斌也曾向高善文坦言:“市场暴涨必有暴跌,最终受伤的是普通投资者。”

2016年离开东证资管后,王国斌并未远离价值投资赛道,而是低调联合创办一级股权私募君和资本,继续践行理念。

03 投资要内心安静

在王国斌撰写的《投资中国》有这样一段话:“做投资的人需要养自己的浩然之气。人很复杂,投资也是极热闹的,但作为一个投资者,你的内心需要很安静。”

王国斌也将这份心境带到了泉果基金。

2022年,他携手老搭档开启了下一站征程——联合创立泉果基金,并担任创始人及总经理。

不同于其他处于市中心繁华地带的金融公司,泉果基金选址于远离市区尘嚣的近郊洋房中,与花木相依。

在王国斌看来,做投资的人需要养自己的“浩然之气”,内心需要安静,需要独立思考。

这里也被泉果员工们亲切地称为“泉果小院”,这份独立、清醒的心境渐渐根植在每一位泉果人的心中。

王国斌推崇曾国藩一生遵循的“忠信笃敬”思想,“泉果”二字亦是出自《易经》“山下出泉,君子以果行育德”。

在“以人为本”的公募基金行业,创业意味着将原有的人脉关系、平台基础全部拆解再重新组合,是极有难度、风险极大的举动。

在公募这个高度透明化的市场中,个人系公募要面对来自传统机构系公募在渠道、成本、人才吸引力上的重重挑战,极为不易。

成立3年多以来,泉果基金吸引了包括赵诣、刚登峰、钱思佳、孙伟等多位基金经理的加盟。

在产品发行上,公司采取精品策略,旗下公募产品数量并不多。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泉果基金旗下公募规模接近240亿元。

不可否认的是,泉果基金成立后,正是A股市场整体表现低迷时,在成立前两年的熊市环境中,旗下部分产品的收益表现没有达到很多人的预期。

不过,随着今年A股整体行情回暖,泉果基金旗下产品的净值也纷纷创出了历史新高。

04 最后的演讲

谁也没有想到,就在公司业绩开始转好之际,作为创始人的王国斌却离开了大家。

其实,在今年3月份泉果基金召开的2025年春季策略会上,王国斌才分享过一些对于市场的观点。

和以往每一次演讲一样,他总会用带着浙江义乌口音的普通话,语气谦和却掷地有声地,将关于中国投资的宏观思考娓娓道来。

在王国斌看来,中国资产近期的强劲表现主要得益于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创新优势,在多个高端制造和前沿领域,中国已经取得了全球性的竞争优势。尽管长期面临人口老龄化压力,但未来10年,中国仍将受益于工程师红利与完整的产业链优势,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不仅不会导致就业危机,反而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而这却成为了王国斌的最后一次公开演讲。

评论

发表

回复“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

回顶部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