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募基金行业自1998年萌芽破土至今,已走过20余年的风雨历程。截至8月末,国内公募基金规模突破24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这样的成绩,离不开基金公司和各类基金代销机构的努力。公募基金行业持续扩容背后,代销机构充当开路先锋。从中基协最新披露的前100家代销机构数据来看,第三季度,百家代销机构的权益类基金、非货币基金保有规模分别为61572亿元、76616亿元,环比增速为-0.02%和3.59%。而以银行主导,券商、第三方独立销售机构为补充的“三足鼎立”代销格局已初步形成。从“股票+混合公募基金”代表的权益类基金代销规模构成看,银行占比59.13%,第三方独立销售机构占比24.75%,券商占比15.31%,其他占比0.81%。在“非货币市场公募基金保有规模”上,银行同样占比过半。其中,招行、蚂蚁基金、工行、天天基金、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依次位列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前六位,规模均在3000亿元以上。几家对应的“非货币市场公募基金保有规模”更是超过4000亿元,蚂蚁基金维持了上季度第一的位置。登顶的一定是踩准了时代的节拍,那节拍是什么?答案无疑有国内公募基金行业的高速发展。不过,尽管经历了20余年的发展,但相比美国等发达国家成熟市场,我国的公募行业刚刚进入“寒武纪时代”,仍处于发展初期,未来增长的空间巨大。寒武纪的开始,标志着地球进入了生物大繁荣的新阶段,这与国内公募基金当下的阶段颇为相似。资管产品供给侧持续调整下,居民资产向净值型产品转移超预期,继去年新发基金规模超过3万亿后,今年前三季度发行总份额已经达到2.27万亿。进入四季度,基金发行市场虽然有所降温,但仍存在年内再次突破3万亿的可能性,国内公募基金市场仍处于空前繁荣的阶段。然而,与美国等发达国家成熟市场相比,国内基金市场还处于发展初期。整体规模还不大,基金占家庭资产比例也较低,发展潜力巨大。从规模看,根据投资公司协会(ICI)发布的《2021美国基金业年鉴》显示,截至2020年末,全球公募市场基金规模为63.1万亿美元;其中美国和欧洲市场分别为29万亿美元和22万亿美元,而中国公募基金规模仅为20万亿人民币,是美国的1/10,欧洲的1/7。从渠道看,美国的基金销售保有规模中,基金公司直销、机构、第三方占据了90%以上的市场份额,且占比较为均衡。资料来源:Morningstar,中金公司研究部(截至2021年4月底)反观国内市场,尽管基金公司直销、商业银行、第三方占据了基金销售保有规模的前三名,但销售体系的多样性方面与成熟市场仍存在不小的差距。这一点,在中基协去年出版的《中美公募基金比较与研究》一书中得到了证实。书中指出,“整体来看,我国基金在销售渠道体系上仍比较单薄……相比于美国,我国公募基金的发展缺少多渠道力量的支持,对于银行等传统销售渠道的依赖依然较大”。此外,尽管公募基金在国内经历了20余年的发展周期,但在财富管理市场中还不算“主角”。
根据《2020中国财富管理行业白皮书》,公募基金市场规模占比从2015年的9.3%,升到2020年的15.7%,六年间提升了6.4个百分点,占比排名也从第六攀升至第四,但仍落后于银行理财、保险和信托。开源证券在年初的一篇研报中指出,随着资管新规打破刚兑,原有高收益率理财产品供给持续压缩;同时基金注册改革下,权益类产品发行提速,叠加资本市场改革和权益类基金收益率持续上行,居民资产加速向净值型产品转移。房地产暴涨时代的落幕,居民财富搬家已成为必然趋势,公募基金作为典型的普惠投资工具,无疑将成为投资者的首选。如果问及公募“寒武纪时代”有什么重要事件,那么第三方代销平台的崛起一定是绕不开的话题。在2012年之前,公募基金代销领域一直维持着券商银行三七开的格局。2012年2月,证监会正式批准天天基金、好买财富等四家公司成为首批基金第三方销售机构,但由于早期的移动端APP操作繁琐、技术相对滞后,以及用户规模小等诸多因素,第三方并未形成气候。彼时,不少人产生过这样的疑问:如日中天的公募基金代销领域还有可以涉足的空间吗?答案是肯定的。现如今,在基金代销的版图中,蚂蚁基金、天天基金等互联网平台崭露头角,成为第三方的代表,也是基金代销变革的“弄潮儿”。在公募基金规模扩容的进程中,似乎又是代销机构这一开路先锋中的“先遣队”。其中的代表蚂蚁基金,从普惠、开放入手,试水并构建了基民、机构、平台良性互动的生态模式,大量长尾基民成长起来,也推动了行业的发展。不妨从下面两个角度,一窥这家大众理财平台留住数亿投资者的“秘籍”。起初,公募基金的起投金额在千元以上,余额宝诞生后,这一门槛逐渐降至1元。而自2016年基金销售业务上线伊始,支付宝上的基金申购费就打1折,千分之1.5。低门槛、低费率的模式,让众多长尾投资者第一次接触到基金理财。实际上,低费率早已是国际成熟市场的趋势之一,蚂蚁基金无疑在国内先行了一步。
根据ICI的统计,美国股票型共同基金平均费率从2000年的0.99%,下降到2018年的0.55%,混合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的费率也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蚂蚁基金之后,越来越多的国内机构跟进,并改变传统的盈利模式,从卖产品到卖服务转变。去年,招行陆续推出申购费率为一折的指数基金和债券基金,并将摩羯智投、基金简易组合等服务涉及的基金产品申购费率也调整为一折。今年又相继上线了近千只前端不收费的C类基金份额基金,建设银行、平安银行等机构也相继加入到降费的队伍中。开放,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一种业务模式。对于蚂蚁来说,仅凭自己的力量来服务平台上过亿的用户是不现实的,需要依靠基金公司的帮助。数据显示,2017年支付宝财富号上线,向基金公司提供理财直播、理财社区运营等全面的金融服务能力。同时,在财富号后台,借助开放的AI能力,机构运营效果大幅提升80%,综合服务成本下降50%。据此前的公开数据,全国已有70%的基金公司入驻其中,订阅用户数达1.2亿。除了买卖基金,这些投资者也活跃在基金经理直播间、基金讨论区等。近年来,随着巴菲特和芒格的价值投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张磊等价值投资经理在中国市场陆续取得了巨大成功,做时间的朋友、做长期主义者的理念也越来越多的被专业投资者所认可。而在普惠属性较强的公募基金领域,大量新基民快速涌入市场,如何提升他们的盈利体验,还有赖于机构提供更多辅助科学理财的工具,并在投资者教育上加码,甚至适当“劝退”非理性的投资者。相较于银行拥有众多理财经验丰富的高净值客群,互联网平台的投教压力显然更大。以蚂蚁为例,根据此前披露的数据,其年度活跃理财用户5个亿,按照资管规模可估算出人均理财金额约在8000元,很多人理财经验并不丰富。这与银行等机构形成巧妙的互补,后者有大量高净值客户,人均持有规模达数万元。“我们和一些典型用户访谈,对方说,在很多社交阵地可以肆无忌惮地做键盘侠。但感觉一进入支付宝基金讨论区就觉得很拘谨,不敢肆意妄为,觉得你们总特别爹味,老想教我什么。”蚂蚁集团财富事业群总经理王珺此前接受采访时坦言。虽然投教工作任重道远,但投教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蚂蚁赖以生存的业务模式。她说,“因为投资人很多都是起步于我们这个平台,希望你陪他成长的。”据了解,在频发投资者信和基金公司通过直播等形式科普理财知识的同时,针对年轻新基民容易陷入追涨杀跌等操作误区,蚂蚁基金还上线了多个提示风险的产品功能,包括反映估值风险的“指数红绿灯”、提供基金产品深度分析的支小宝“基金诊断功能”等。可以细到提醒用户曾经追涨杀跌过多少次,帮助投资者更清晰全面地了解基金投资的风险。在一位研究人士看来,投教是公募基金发展过程中持续面临的难题之一,也决定一家平台和用户之间的信任、陪伴可以积累到何种程度。对于互联网平台、银行等代销机构来说,要想继续在公募基金发展的大潮中跑在前头,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服务和技术去乘风破浪。
评论
发表
回复“”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