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关节集采:冬天终将过去

牛牛街的春天

2021-09-22 10:03:06 

当市场慢慢适应相对温和的集采结果,高值耗材的悲观预期有望迎来修复。

来源 | 牛牛街的春天

9月14日,人工关节全国集采出炉。从现场传出的消息,人工髋关节、膝关节各品类降价幅度小于冠脉支架95%的幅度。

当日午后,爱康医疗(01789.HK)、春立医疗、威高骨科、微创医疗、大博医疗等相关企业股价大幅拉升。显然,市场认为结果好于预期。


01 降价幅度好于预期,患者明显受益


天津康尔诺合金-聚乙烯髋关节报出了全场最低价1788元,不过其意向采购仅45个,刷了一波存在感。博玛医疗的膝关节产品报出15444元的全场最高价,该公司报出的价格迈瑞全陶瓷髋关节报出了10509元的最高价,但本身销量很少。


总体上看,平均价格由3万元+降到不足1万元,大多数报价集中在6000-8000元,降价幅度约80%。


按此降价幅度,挤出流通渠道水分,对出厂价杀伤有限(合金-聚乙烯高于出厂价,半陶、全陶部分低于出厂价但幅度有限)。


用不大的降价换取全国医疗机构的通畅入院,完全可以接受。


值得一提的是,相对高端的陶瓷-陶瓷髋关节类,爱康报出6000+的低价,大博、威高7500左右,强生、捷迈邦美、微创、春立等均在8000元左右。作为高端产品,降幅明显,在平衡医保、厂家的情况下,给患者带来了福音。


02 外资积极参与,国内外产品价格差距缩小


本次集采的一大看点是进口品牌的积极响应,甚至报出了比国产产品更低的价格。


史赛克做了一回“价格屠夫”,在多个品类中报出低价。


在合金-聚乙烯髋关节组,史赛克报出4160元,捷迈邦美报4987元,微创等大部分国产报价均在6000元以上。


在陶瓷-聚乙烯髋关节组,史赛克再次报出5119元,甚至比微创、大博、春立的7000元还低,次低的爱康也报了6290元。


膝关节组,施乐辉、史赛克、捷迈邦美、威高、大博大致在5500-6500元区间,甚至国产平均还要高于进口。


只是在相对高端的全陶瓷髋关节组,进口品牌报价相对高些,爱康最低6200元。


内外资企业的价格差异已经不明显,不能用“国产一定低价”的老眼光看国产产品。


从中至少可以看出:


(1)国产与进口产品的差距其实并没有那么大。至少在人工关节领域,国产替代进口,满足基本医疗需求是没有问题的。


(2)进口产品求生欲强烈,有降价的动力和空间(比如,大家的陶瓷材料都来自于赛琅泰克,采购量大更有成本优势)。进口产品降价的最大压力不是集采,而是国产产品的进步。


03 龙头企业普遍中标,市场竞争回归本质


本次集采,首年意向采购量54万套,48家企业竞标,44家中选。龙头厂商在多个产品类别中标,丢标极少。


(1)人工关节置换渗透率有望提升


从冠脉支架的集采实践看,在集采初期的调整后,2021年1-8月,医疗机构共使用中选产品(全部为铬合金支架)110万个,相较集采前去年同期数量(71万个)增长54%,超额完成全年协议采购量(107万个)。


不同于冠脉支架的紧迫,人工关节置换是典型的“可以拖一拖”的病,渗透率一直不高。


我国每年关节置换手术约70多万例,以髋关节和膝关节为主,国内髋关节更多(海外膝关节更多),但骨关节炎患者超过1亿人,潜在置换需求患者近千万。


集采带来的价格下降和市场教育,在新冠疫情之后,有利于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的普及。


(2)国产化率有望提升


国产人工关节产品已经积累了一定口碑,捷迈邦美、强生、爱康、春立、林克等占据国内市场前列。


国产品牌植入量已经上来,但由于价格较低,国产份额仅约30%。尤其在患者支付能力较强的三甲医院接受程度不高。


毕竟是植入身体终身(初次置换一般维持15年以上)的东西,患者对进口高价产品更放心。


从冠脉支架集采后的使用情况看,集采也是为国产产品背书,证明国产产品可以和进口品牌一样放心使用。


2015年左右,***医院要求必须有国产产品入院,此后,国产人工关节用量快速上涨。事实证明,只要给国产产品一个机会,就能还你一个惊喜。


在以价换量的条件成熟后,销售渠道广、产品系列齐全、服务跟台完善、市场口碑良好的国产龙头将从中受益。


不过,集采过后,国产价格优势不再明显,一切回归竞争本质,仅靠性价比已经不足以胜出。


此外,虎视眈眈的光脚企业有望借机上位,微创、迈瑞、威高等或并购或自研,布局投入不小,但一直不温不火,集采过后可能冲击国内爱康、春立为主的市场格局。


04 高值耗材集采预期的新范式


从今日相关企业的股价表现看,市场认为这次结果是好于预期的,降价幅度也温和许多。


冠脉支架集采,所有雷帕霉素的铬合金支架不分组,11家企业26个产品价格竞争10个名额(以价低者先)。


本次人工关节集采,根据分膝关节和髋关节,髋关节(根据球头和髋臼杯的材质不同进行分类)又分为陶瓷-陶瓷、陶瓷-聚乙烯、合金-聚乙烯三类,根据各企业情况(需求量、供应服务能力)分A、B组,量大实力强的在A组,淘汰率低(A组里只要不是报价最高的1-2位,就不会淘汰),即使A组淘汰还可能在B组复活(比B组中标最高价低即可)。实际上,A组几乎全部中标


相比之下,此次集采的中标概率更大,企业可以多个组别策略选择相对从容,不必拼死拼活。


威高旗下两个品牌海星、亚华分别入围,高低搭配,给报价提供了很大余地,分别在四个类别的A、B组中标,结果十分理想。


其实,在这个结果是可以预见的。


在集采方案出炉的6月22日,相关企业的股价已经出现大幅反弹。我们曾经在人工关节集采消息刚出来的时候提过,关节行业的专责也许就在集采方案出炉之时。


但是,在反弹过后,又陷入了阴跌磨底之中,反应的是,即使看到相对温和的方案,仍然对集采的结果心有余悸,不敢相信。


而这次人工关节的集采结果的出炉可能正是对集采结果预期的转折点。


本次关节集采的一大感受:集采的规则愈发透明完善,生产企业对应对集采的策略愈发理性。


不只是人工关节,近期进行的安徽IVD集采、生物制品类的胰岛素集采都呈现出相对温和的迹象。


同为骨科的脊柱类耗材集采已在路上,但由于标准化、成套性比关节更弱,集采的杀伤性想必也可以接受。


归根结底,类似冠脉支架完美符合集采条件的高值耗材品类已经很难找到,这意味着集采很难再出现降价95%的情景。


集采不以杀伤生产企业为代价。毕竟,进口产品降价的最大压力不是集采,而是国产产品的进步。


高值耗材的特点决定集采不能用仿制药唯低价中标的一贯模式。


医保局近期多次提到“根据医用耗材特征”一品一策,需要针对特定品类的治疗渗透率、进口占比、竞争格局、术式特点进行分析。


未来,万物皆可集采,但完全不必谈集采色变。


当市场慢慢适应相对温和的集采结果,高值耗材的悲观预期有望迎来修复


我们相信,冬天终将过去,懂得坚持的人运气不会太差。


评论

发表

回复“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

回顶部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