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的股权激励,董小姐的“退休奖金”?

villike的财务自由笔记

2021-06-22 18:16:10 

‍‍

 导语:董总如今已经67岁了,就算志向远大,退休也是看得见的事情了。

01

就在6月20日晚,格力出了公告:《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草案)》。


先说不好的地方,有4个。


第一个,授予价格有点低,27.68元,卖给员工1.08亿股,一共大约30亿。


这个价格,大约是如今股价的一半,等于公司变相给员工,送了30亿。


第二个,分配有点“不公平”,见下图。



董明珠一个人,可以认购3000万股,出资8.3亿,占比28%,参考第一点,这意味着,给了董明珠一个人8亿多的好处。


而其他的董监高,看起来一共拿了368万股,出资1亿,占比3%出头。


第三个,有“让领导先走”的意思。


接着第二点说,董明珠可以拿28%的股份,而这个员工持股计划,对于卖股票的条件是这样的:



这里面的关键,是员工在退休以前,这个股票是属于他的,但怎么处置,不由个人说了算,而是由工会说了算。


但是,董总如今已经67岁了,就算志向远大,退休也是看得见的事情了。


所以,这8亿,如果看得悲观点,可以看做是董总的“退休奖金”了。


第四个,员工持股计划设立了归属条件,见下图。



上面这个是公司业绩条件,个人考核条件见下图。



这两个条件,是相对宽松的,按照公司业绩要求,2022年,公司的净利润达到266亿,就算达标。


而这个数值,刚刚超过公司2018年的净利润,那一年是262亿。


还有,这里的口径,只是归母净利润,都没有扣非,说得阴暗点,想达到,是完全没问题的。


这意味着,公司付了30亿出去,让员工一起努力,把净利润做回到2018年的水平。


就算做不回去,也可以通过非经常性损益,把这个目标给达到了。


至于员工个人考核条件,国企的绩效考核,大多数都在B及以上,C和D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以上这4条,我认为是这份文件中,最容易让人看到的,不好的地方。


02


再来看看好的地方,一共有3个。


第一个,如果我没记错,4号文件对员工持股计划的规定,是没有业绩要求的。


这意味着,哪怕公司不设立上面的净利润增长标准,这也是一份符合监管要求的方案。


从这个角度看,公司是在试图展示对增长的信心,以及给员工一定的压力。


第二个,祸福相依,上文说过,这份方案,等于是低价给了员工股票,但除非员工退休,“套现”的机会是很少的。


换句话说,这是一份如董总所说,深度绑定员工和格力的方案,这一点,她是说到做到了。


第三个,如我前面的格力分析文章所说,格力的营收,在2020年四季度,以及2021年一季度,实际上是稳住了。


但是,从营收来看,公司没有选择释放营收,更没有试图做低利润,见下图。



2020年四季度,格力做出了公司历史上最高的净利润,85亿,归母净利率达到夸张的20%。


如果格力选择“正常”地释放净利润,没有人会过于在意,毕竟四季度本来就是空调淡季。


但格力选择大量释放利润,我不知道这是否是在鞭策员工,但这肯定不属于“隐藏业绩以降低难度”的做法。


03


另外,还有一个中性的事情,也一起讲一下。


按照这个方案,普通员工可以有接近1.2万人参与,分享7500万股股票,人均分到6000股左右,大约是17万。


这6000股,每年分红按照公告中所说,不低于2元/股,也就是1万多块钱。


绝对值来看,这个钱其实意义不大,再看看相对值。


过去3年,格力的员工平均薪酬,大约是14万。


考虑到8万多员工中,6万多是制造人员,1.4万是技术人员。


这1.2万名激励对象,不出意外的话,大多数应该是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而这1.4万人,平均薪酬应该远不止14万。


这就意味着,给这些人的股权,大概率不够他们1年的工资。


从这个角度再看,激励力度一般,但考虑到这只是一期,所以我说是个中性方案,聊胜于无。


总体来说,我对这份方案的看法是:


虽然公司主动设置了考核,但分析下来,给人的整体感觉,是给高管一次“退休奖金”的机会。


对于员工来说,方案试图将员工与公司利益长远绑定,但从数值上来说,能起到多大的效果,有待观察。


最后说说怎么应对这份方案,我个人的看法和做法会是:


董事会通过了这个方案,就意味着大股东们利益达成了一致。


考虑到这个方案并不会对格力的竞争优势,造成质的影响,另外这个方案本身,好坏都有,我会选择静观其变,看看有没有更多信息出来。

评论

发表

回复“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

回顶部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