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港二次上市”为何会提振中概股股价?

孙嘉宝

2020-01-09 07:56:25 

导语: 监管升级带来的强制退市疑云一直是压制中概股股价的一个重要因素。

 

自去年11月26日阿里巴巴(NYSE:BABA)“回港二次上市”后,其港股和美股都有了15%左右的涨幅,而且美股还在不断创新高。

 

这无疑让众多中概股公司眼红不已。

 

新年伊始,继网易(NASDAQ:NTES) 和携程(NASDAQ:CTRP) 后,又传出百度(NASDAQ:BIDU)在计划“回港二次上市”的消息。

 

消息传出后,中概股板块出现普涨行情。“回港二次上市”会提振中概股股价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新的融资渠道

 

一直以来,大批国内的新经济企业扎堆前往美国上市,如阿里巴巴、新浪、微博、百度、携程网、京东、爱奇艺、拼多多、趣头条等。

 

这些公司不但代表了中国的新经济,也代表了最新的商业模式,以及科技发展的潮流。

 

但是对于没有美股投资渠道的投资者来讲,往往会由于实际操作的复杂性和换汇的限制,而放弃投资中概股。

 

如果这些中概股都能回到香港二次上市,那么现有的沪港通和深港通就可以为境内投资者开启投资中概股的渠道。

 

对中概股公司而言,便拓展了一个新的融资渠道。 新的融资渠道意味着更多的资金,有利于公司扩展业务,无疑会拉动股价的攀升。

 

当然,由于境内的投资者往往对这些公司的经营模式和业务更为熟悉,而且信息的采集也会更加详尽。因此,“回港二次上市”有助于更加真实全面地反应市场对公司的看法。  

 

增加流动性,减少退市不确定性

 

尽管2019年有着市值翻翻的新东方(NYSE:EDU)、唯品会(NYSE:VIPS)、万国数据(NASDAQ:GDS)、跟谁学(NYSE:GSX)等,但是美国不断升级的监管就像一块阴云,漂浮在中概股的头上。

 

继美国共和党参议员Marco Rubio在116届国会上提交了《确保在美上市境外公司信息质量及透明度法案》后, 2019年12月7日,SEC(美国证监会)和PCAOB(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管委员会,相当于美国的“中注协”)发布联合声明——《关于审计质量和监管获取审计和其他国际信息的重要作用声明——关于在中国有大量业务的美国上市公司当前信息获取的挑战讨论》。

 

这份声明有权力要求大部分的中概股遵行更严格的信披要求,以及施加更多新证券发行的限制。

 

这些不断升级的声明和法案,无疑会让投资者担心中概股被强制退市的风险,从而对中概股的市值产生压制作用。

 

如果中概股公司真的因为监管被强制退市,一般来讲有两条路。 一是走纽交所/纳斯达克的退市程序,或是主动进行私有化,然后在其他交易所上市。

 

但不管是选择退市,亦或是主动私有化,对中概股的市值影响都是巨大的。

 

所以监管升级带来的不确定性一直是压制中概股股价的一个原因。

 

而如果中概股都“回港二次上市”,这种不确定性就可以被消除了。 因为“回港二次上市”的中概股,可以在其中加入股权流动的设计。

 

以阿里巴巴(NYSE:BABA)为例,香港发行的股份数目占总股本的2.7%,其余97.3%是在美国的存托股。 为增加股权流动性,阿里的港、美股份可以相互转换,1股美国存托股可换成 8股香港普通股。

 

也就是说,如果真的被强制退市,已经“回港二次上市”的中概股可以把多数股权转移到港交所,这样就化解了投资者心中的不确定因素,也打开了股价攀升的空间。

   

信披要求低

 

对于“回港二次上市”的中概股来说, 因为在香港申请的是第二上市交易所,所以信披要求相对较低。

 

港交所对于“回港二次上市”,在申请流程和信息披露等方面均给予了一定程度的便利。

 

比如,上市申报时可以直接采用美国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并可以申请豁免披露部分财务信息如:


公司资产负债表、董事及高管的薪酬、前五大个人薪酬等; 包括收购守则、关联交易、需予公布的交易、后续权益发行融资等上市规则也可以豁免遵守; 已上市不受条例限制的大中华区域发行人还可以就WVR保障机制获得豁免,VIE结构亦可以继续保留。 在申请程序上,也可以采用秘密申请程序。 

 

评论

发表

回复“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

回顶部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