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洲
导语:买的时候没有凭什么证件,基本爱买多少买多少。
中秋节前夕,收到了个本地新闻(坐标济南市):全国各地中秋和国庆期间定点售卖“国家储备肉”。刚好,我家就近的超市就是一个售卖点,想着自己多数时间敢为人先的毛病,必须要来个评测。
我买得价格是16.2元一斤,价格不算贵。但柜台里的“非储备肉”也就20多一点,不到21元,不是吃不起,就看钱包了。
16元的价格比“猪潮”前略贵3元左右。一般的肉质,在过去大概13元吧,好一点的19元(里脊和好的五花肉),部分精品鲜肉25元左右。
这个储备肉的特点是,冻得噔噔的,成块供应。不过以我这个老厨子的判断,肉质还可以,闻起来也没什么邪味怪味,是完全可以食用的肉。
买的时候没有凭什么证件,基本爱买多少买多少。
为了试验是不是要凭证,我刻意的挥霍无度了一把,直接买了3大块,没任何阻碍,看来供应问题不大。不过这种肉类被饭店知道,应该会大力购入甚至囤积,条件一般的家庭或应该买一些
买肉的时候,周边有些老头老太太都在观望,嘴里念叨着:“这种肉能吃吗?”其实,这种顾虑是多余的。
储备肉储存于冷库-18℃的环境下,存放的猪肉保质期是6个月,不过储备冻肉并不是冻了6个月的肉,而是在进货和销售过程中不停更换的流动的冻鲜肉。现在在各大超市里买到的猪肉都是这种冻鲜肉。
所以,吃起来是没问题的。(作者:张洲)
最后,上图了:
评论
发表
回复“”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