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万科最新MSCI ESG评级:面向未来,更要着眼当下

张宇

2021-03-26 00:00:00 

近日,MSCI通过其官方渠道公布了部分公司2021年ESG评级调整情况,涉及全球25家公司。其中有一家中国企业——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000002.SZ)。


MSCI公开信息显示,万科2021年第一季度的ESG评级调整后仍为BBB级,延续了2020年的评级结果。

图:万科2021年MSCI ESG评级
图片来源:MSCI

根据MSCI分类标准,万科属于“房地产开发与多元化服务(Real Estate Development & Diversified Activities)”行业类别。目前,全球共有81家公司同属于该类别。

从全球同业对比来看,万科“BBB”的ESG评级处于行业中等水平——其中,全球有16家同一类别的企业评级领先万科;有12家同万科一致;有53家落后。
图:万科集团MSCI ESG评级的同业比较
图片来源:MSCI

但从内地房地产行业来看,万科获得了同业中最高的MSCI ESG评级,遥遥领先于同等规模的其他房地产企业。

在过去的2020年里,凭借在公司治理、绿色建筑等议题的优异表现,万科MSCI ESG评级由BB提升至BBB级。今年,万科集团再次获得了同样的评级结果,受到ESG权威机构的认可。

根据MSCI评估,万科依旧在公司治理和绿色建筑方面表现优异,这些议题的表现处于全球同行业领先水平。

图:万科集团ESG核心议题的同业对比情况
图片来源:MSCI

万科取得的这份肯定与其持续的ESG实践密不可分。

房地产行业面临可持续发展挑战

中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对居住条件的多元化需求,推动房地产行业迅猛崛起。如今的房地产行业已经非常成熟,一度被称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不仅提高了人们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也带动了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劳动岗位,直接或间接地提升了国家财富和发展活力。

但另一方面,房地产行业在建筑建造与使用阶段消耗资源、产生废弃物,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存在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有数据显示,房地产行业消耗了全球40%的能源,其碳排放量占三分之一。而且与房地产相关的上下游产业包括钢铁、水泥、铝合金、玻璃等行业都属于高能耗、高污染的传统工业体系。

不仅如此,房屋建筑还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据统计,我国建筑垃圾数量已经占城市垃圾总量的30%以上。根据研究分析,每万平方米建筑施工过程中,将产生建筑垃圾500吨-600吨;而每万平方米的拆除旧建筑,将产生7,000吨-12,000吨建筑垃圾。

据估计,未来10年,我国平均每年将产生15亿吨以上的建筑垃圾;到2030年,这个数据将达到73亿吨。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绿色建筑的政策,推进以房地产为代表的建筑业健康、绿色、可持续发展。2020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方案,指出到2022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70%的创建目标。

万科的“绿色发展”之路

2020年在疫情和各项行业监管政策的双重压力下,万科全年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金额7,041.5亿元,合同销售面积4,667.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1.62%和13.5%。

这些优异的经济效益中也蕴藏着巨大的绿色价值。

1999年,万科成立建筑研究中心,开始探索住宅产业化的模式,推行绿色建造方式,以减少住宅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能耗和环境影响。

所谓住宅产业化,就是不再简单地将住宅建造看成是墙体、楼板、墙面、楼梯等“零部件”在流水线上加工,然后运输到现场组装的过程,而是让各个阶段的各个生产要素通过技术手段集成并进行系统的整合,达到建筑的标准化,形成有序的工厂流水作业。

简单来说,住宅产业化就是用工业化生产的方式建造住宅,“像造汽车一样盖房子”。

建筑的工业制造方式比传统制造方式有明显的节能、降损和减排优势,是建筑行业践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践。

自 2004 年开始标准化、工业化和产业化研究以来,万科在住宅产业化的道路上坚定前行了十余年。

根据万科研究中心跟踪记录的数据,万科采用装配式住宅结构的项目,每平方米资源消耗相比传统项目,节约煤4.39千克,约20%能耗减少;节约用水0.9立方,约63%水耗减少;节约木模0.013立方米,约87%木材消耗减少;减少垃圾产出0.04立方,约91%垃圾量产生减少。

2019年,万科新开工业化项目面积占开工项目面积比为85.83%。

除工业化住宅的探索外,万科开始在绿色建筑领域布局。万科集团建立了自己的绿色建筑标准化文件,严控建筑从设计到运营全生命周期的环保管理。截至2019年底,万科集团绿色建筑面积达1.93亿平方米,绿色建筑覆盖率100%。

中国第一个同时获得美国LEED白金级认证和中国绿色建筑三星级标识的公共建筑就是坐落于深圳的万科中心。

除对自身产品和服务赋予更多绿色内涵外,万科也将绿色信念沿着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进行传递。

加入碳减排项目、推动社区垃圾分类、联合行业绿色供应链、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益活动……无不体现着万科所秉持的绿色之道。

绿色只是万科可持续发展之道的缩影

2008年,万科成立公益基金会,以“面向未来,敢为人先”的理念,通过“研究-试点-赋能-倡导”的工作方式,汇聚更多社会力量,以解决对未来影响深远的环境和社会问题。

2018年,万科基金会推出了一个为期五年的战略规划,将战略目标定位于可持续社区,着重在社区废弃物管理等方面展开工作。

成立至今,万科公益基金会已经在绿色环保、古建筑保护、儿童健康、教育发展、精准扶贫等对未来影响深远的议题上取得丰富成果。通过基金会的影响,万科将责任和爱向更广泛的群体传递。

万科公益基金会的活动有公司员工参与、有合作伙伴支持、有专家指导,有媒体关注,有社会监督,公司内外、行业内外的不同相关方以此为载体共话可持续的未来。

通过合作与交流,万科也分享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带动更多群体加入到迎接未来的挑战中。

面向未来,更要着眼于当下

根据MSCI的ESG评估,万科在“产品安全和质量”议题上的表现落后于全球同业平均水平。


在去年的3·15晚会上,万科因房屋质量问题被央视点评。一时间,以品质著称的万科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虽然万科做出公开道歉,并展开调查与整改,但在之后的时间里,全国各地的万科楼盘仍然频频爆出质量问题。人们不禁开始质疑万科的发展。其实,这背后也有整个行业的通病。


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进入存量时代,行业内部竞争愈发激烈,每一家房地产企业都要加速奔跑。加之疫情行业的带来的巨大冲击,这种发展诉求更加突出。


自2016年以来,万科连续4年稳居销售规模排行榜第二位,但2019年3.2%的销售额增速不尽如人意。


在2020年,万科销售额不敌恒大,排名下滑至第三位。


万科需要跑得更快。


2020年,万科新增项目160多个,新增土储建筑面积3,221.4万平方米。其中,2020年下半年新增土储占比达到73%。


要知道,“三道红线”的政策是在2020年8月份出台的。多数房地产企业都在此之后放缓甚至暂停了拿地,但万科却逆“市”而上。


2021年,万科明确定下7,900亿元的销售目标,这意味着销售增速要从2020年的11%,提升至13%。


在内外双重“高压”下,快周转、控成本、降标准可能是行业竞争最有效的方法。而这种发展模式极易造成对质量等底线管控的疏忽。


万科暴露出来的质量问题可能只是房地产行业的冰山一角。


但像万科这样的行业领军企业,需要率先站出来,守好发展的底线,努力在经济效益与其他诉求之间寻求新的平衡点。


因规模丢弃质量,无论是对于企业还是行业都非明智之举。


随着可持续性逐渐成为发展主流,未来的投资和市场选择更加看重一家企业所具有的长期ESG价值。企业不仅有稳定的财务回报,也要有市场、员工、同业、社会的认同和肯定。


ESG价值将充分体现在企业形象牌、声所具有竞争力和抵抗复杂环境和社会问题的适应力上。


2021年,新的时代已经到来,期待万科更具创新力和前瞻性的ESG实践,迸发出更为强大的长期发展活力。

评论

发表

回复“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

回顶部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