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芒果TV的首份ESG报告看国内ESG信息披露的症结与出路

张宇

2021-04-29 00:00:00 

ESG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标签或市场噱头,而是有具体行动作为支撑的企业发展新思路。ESG管理也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易事,而是一项循序渐进的系统工程。


每年的3-4月是上市公司年度报告的集中披露期。

与往年不同,今年除年报外,众多上市公司(如京东、金钼股份、中航资本、金山云、上海家化等)还首次公布了《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报告》(ESG报告),以迎合ESG快速发展的趋势。

拥有芒果TV的芒果超媒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芒果超媒”)也是其中的一员。

2021年4月25日,芒果超媒在披露2020年年报的同时,发布了首份ESG报告,向外界展示了公司对ESG理念的认识、ESG管理实践进展以及过去一年所取得的ESG绩效。

芒果超媒的ESG报告采用“管治篇+社会篇+环境篇”这一普遍适用的框架结构,就与公司业务相关的治理、社会和环境事宜作出披露,反映公司在ESG议题上的管理情况。

整体来看,芒果超媒ESG报告的结构安排是合理的、内容是全面的,但与成熟的ESG信息披露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

而芒果超媒反映出来的问题也是目前国内多数公司ESG信息披露的通病。

01

治理篇:有效信息缺失


治理篇是芒果超媒ESG报告主体内容的第一部分。

在该章节中,芒果超媒披露了公司有关ESG管治、法人治理、内控和风险管理,知识产权保护、反腐倡廉的实践与进展,包括:
  • 搭建ESG管治架构;

  • 开展ESG调研实质性议题分析;

  • 三会运作情况;

  • 信息披露与投资者沟通情况;

  • 内控体系检查与完善情况;

  •  “奢侈浪费、私设小金库、开办关联公司”反腐倡廉专项整治;

  • 互联网版权、商标、专利保护情况。


但仔细研读发现,芒果超媒有关公司治理核心内容的披露多是简单的事实陈述,信息量是不足的。

如芒果超媒披露“搭建了ESG管理架构”,但未公布有关ESG管理架构的人员组成、职责分工和过往工作进展情况。报告所述ESG管理架构的真实性不得而知。

芒果超媒称,公司ESG议题实质性的分析结果是由调查问卷得来的。但报告并未详细说明调查机制设计、调查过程、调查结果等情况。读者无法了解这项工作的有效性。

此外,有关合规文化、商业道德以及ESG融入公司治理的内容也是缺失的,无法满足ESG评估的需求。

芒果超媒像众多中国公司一样,遵照国家有关法规政策和上市监管要求开展法人治理工作,并在年报中披露固定范畴的信息。

但合规性的公司治理与信息披露只是基础,还不足以满足ESG投资者对“G”的考量和要求。

02

社会篇:定量数据不足


社会篇是芒果超媒ESG报告中涉及议题最多的一个章节,也是披露质量最高的一个章节。

在社会篇中,芒果超媒披露了产品与科技创新、用户隐私与数据保护、未成年保护、员工发展、伙伴合作、供应商管理与社会公益等方面的管理与实践情况。

在保护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方面,芒果超媒详细披露了公司制定的管理制度、采取的管理举措,以及对照国际惯例与国家法规政策所建立的管控体系。

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芒果超媒披露了公司建立的青少年使用模式,以及对未成年的点赞打赏、充值提现、拍摄直播等操作进行限制的措施。

此外,芒果超媒披露了有关员工发展、社会公益的管理与实践情况。

但除员工结构的数据外,定量、可比的数据较少,读者无法直观了解其管理措施的有效性及绩效水平。

当然,定量数据的披露需要以定量化的目标管理为基础——包括选取定量管理指标、设定定量管理目标、监测管理绩效数据、调整定量目标,以及日常数据统计等工作。

03

环境篇:缺乏“实质性”管理思维


环境篇是芒果超媒ESG报告主体的最后一部分,也是篇幅最少的一个章节。

在该章节中,芒果超媒主要披露了有关绿色办公以及参与环保公益的信息。

从披露的内容来看,芒果超媒主要是通过绿色办公倡导(如无纸化办公、垃圾分类、合理使用办公设备),以及参与环保公益的方式,实现节能减排与绿色理念传递的目的。

芒果超媒还披露了用电量、用水量和温室气体(范围2)排放数据,实现了环境绩效的定量化披露。

但与ESG中环境考量的重点相比,芒果超媒环境信息披露以及反映出来的环境管理措施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不足。

非集中式管理。从披露的信息来看,芒果超媒内部没有专门的环境管理部门或工作小组,也没有形成明确的管理制度,其环境管理以自发性、倡导性的行动为主。

无目标化管理。从管理过程来看,芒果超媒未制定明确的能源目标。公司虽然对环境数据(能源消耗量、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行了统计,但缺少对中长期环境目标的设定与实现路径的设计。

缺乏“实质性”思维。相较以上两点,“实质性”的环境管理思维更加重要。

芒果超媒不属于传统的制造行业,对环境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对环境的影响维度也相对较少。

因此,面对众多环境类议题,芒果超媒无须采取同等强度的管理措施,而应在环境因素重要性和优先级判断的基础上,针对关键要素制定管理举措,并进行重点披露。

比如,在温室气体排放方面,芒果超媒拥有的数据中心较办公电器设备产生的二氧化碳更多。数据中心的排放与节能降耗管理才是芒果超媒环境管理与信息披露的重点。

而在用水方面,芒果超媒几乎不会遭受水资源短缺的风险;水资源对于芒果超媒来说,也不是生产运营所必备的原料(不像白酒行业)。因此,芒果超媒对水资源的管理强度可以是相对较弱的。

从近年来国内陆续披露的ESG报告来看,芒果超媒在ESG管理与信息披露方面表现出来的不足,也是多数国内企业的薄弱点。

随着ESG理念在中国的迅速发展,国内公司的ESG管理受到市场越来越多的关注,ESG管理水平也被放到更大的国际市场中进行比较。

由于ESG在国内还处于发展初期,国内多数公司刚刚接触ESG,对相关概念的理解还不到位。

但为了乘上ESG这列“快车”,很多公司纷纷给自己打上ESG的标签,发布ESG“宣言”,也出现了一些过度标榜与虚假披露的现象 。

无论是出于满足合规、吸引投资、风险防控,还是品牌塑造的目的,对于上市公司来说,ESG管理绝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易事,而是一项循序渐进的工程。


对于刚刚接触ESG的公司来说,如果除了发布一份ESG报告外,内部管理没有发生任何实质性的变化,那基本可以断定:公司所谓的ESG管理是“徒有其表”。

建议上市公司重点关注以下三个要点。

一是, 正确认识ESG与相关议题的内涵。这是公司ESG管理工作的起点。对ESG议题的认识情况不仅决定了公司管什么,也决定了公司说什么。

ESG是从西方传入中国的“舶来品”,其中有一些概念还未在国内普及。

另一方面,目前国内外ESG投资者认可度较高、使用频率较多的ESG评价工具也以欧美机构制定的为主(如MSCI)。

因此,在国内市场还未正式形成标准前,国内公司还需要主动了解ESG管理与ESG议题所代表的含义和要义。

比如以公司治理为例, 成熟的ESG投资者关注的是董事会的独立性、股权结构的稳定性以及高管薪酬激励的有效性等。

基于国内相关法规政策要求而进行的公司治理实践和信息披露,不足以体现公司在治理方面的优势。

二是,识别与分析ESG议题的重要程度。

ESG涉及的议题虽然很多,但对一家公司来说,因行业、业务及地理位置的差异而呈现不同的重要性和相关性。

公司不可能也无须在所有ESG议题上投入同等数量的资源、保持同等强度的管控措施。

公司在开展ESG管理前应结合自身实际,对ESG议题的重要性和相关性进行深入分析,以确定不同议题的管理强度以及不同时期内的管理重点。

借鉴优秀同业的做法或参考成熟ESG评级体系的标准都是可以使用的方法。

如MSCI ESG评级给出了不同行业的议题权重,这些权重代表了MSCI对不同行业议题重要程度的判断结果。以芒果超媒所在的媒体行业为例(注:MSCI将芒果超媒归为“媒体行业”),关键议题及权重分别为:治理整体,41.9%个人隐私与数据安全,28.9%;人力资本发展,23.9%;碳排放,5%;清洁技术机遇,0.2%这些权重可以作为公司议题重要性判断的参考。

相关性最高、影响力最大的ESG议题才是公司管理与信息披露的重点。

三是,选择有效的ESG信息进行披露。

ESG报告是公司披露ESG信息的常用方式,也是外部了解、评估公司ESG管理水平的主要信息来源。

受报告篇幅限制,一份报告很难涵盖公司所有的ESG管理、实践与绩效情况。

因此,公司应在报告中披露重要且有效的ESG信息,如:
  • 详细的ESG管治架构和ESG议题管理组织;

  • ESG相关政策、制度文件描述;

  • ESG管理目标与实现情况;

  • 未来的ESG管理计划;

  • 与国际最佳实践的对照;

  • 定量化的绩效数据;

  • 官网或其他有关信息的链接、索引。


但无论怎样,ESG报告的内容应与ESG要义保持高度一致。ESG报告是集中展示公司ESG风险管理能力与可持续发展实力的载体,单纯展示公司业绩的信息大可不必在ESG报告中出现。

比如相较纯粹的科技创新成果来说,ESG投资者更希望了解公司运用科技力量、为解决环境和社会问题所做出的努力。

为减少垃圾对土地的影响而研发的可降解包装材料,消除数字鸿沟而研制的弱势群体专属产品和服务传递绿色理念而开发的娱乐游戏,这些都是好的例子。

新一轮ESG发展的机遇已经到来,或许在ESG管理与信息披露得到市场认可的公司才能成为未来投资者的新宠儿。

评论

发表

回复“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

回顶部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