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为阿尔法工场研究员
导语:时间就是金钱,谁知道以后还卖不卖得到现在的高价呢?上市仅8个月,号称“SaaS(软件即服务)第一股”的微盟集团(HK:02013),“獠牙”显露:7月25日拟通过“先旧后新”的方式,配售(港股的配售相当于A股增发)2.55亿股。举个例子,假设A公司要增发10亿股:所谓的“先旧”,即老股东拿10亿老股打折先卖给配售机构;所谓的“后新”,即上述老股东去认购公司配售的10亿新股票。这样,老股东在A公司的持股总量没变,A公司也完成了增发。配售机构因为手握打折股票,也相对容易把股票通过各种渠道甩到市场上去。具体到微盟的“先旧后新”,其操作是:老股东折价12%把3.05亿(大股东2.55亿股,财务投资者0.5亿股)交给配售机构去销售(作为战略投资者的腾讯和GIC认购了1/3,另外2/3大概率是个人投资者了),大股东再认购公司发行的2.55亿新股拿回筹码。先旧后新,是港股“老千股”爱用的融资方式。一些上市时间短,市值不大的公司这样玩,容易被投资者当成“老千股”用脚投票。微盟股价7月25日公告至8月2日,累计下跌22%未尝没有这个原因。
(点击可看大图)
当然,先旧后新这种操作的好处也很明显:1.速度快,大股东卖完老股,公司即可拿到钱,美滋滋;2.融资的确定性高,如果没机构认购,配售代理可以化整为零的出货。但如果要直接增发找机构接盘,难度大不说,搞不好还容易“流产”。除此之外,趁公司估值处于高位赶紧融资,也是一种市值管理的常用手法。微盟的业务分两块,一为SaaS(软件即服务),二为精准营销。如果仅从财务数据方面来看,还是不错的:
但微盟现在的情况,有点像《周易》里面的一句话,“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就是说太阳到了正午就要偏西,月亮圆满了就要亏缺,事物随时间推移而兴衰。我们这样认为的依据是:微盟的SaaS和精准营销已有式微之势,业务核心指标均跌向或已经跌出红线。你知道,无论是华尔街还是硅谷风投圈,对SaaS业务有非常成熟的评判标准:LTV(客户生命周期价值)/CAC(获客成本)要大于3;2018年LTV/CAC虽然大于3,但比去年同期已经大为恶化,趋势是马上就要跌落红线以下;而CAC的回收周期也在拉长,已经超过了12个月的红线。
这俩指标反映:占总收入40%的SaaS业务经济性在变差。当然,微盟的问题还不止于此,占总收入60%的精准营销业务也是个“吊车尾”(拖后腿业务)。2018年广告主数量为2.86万名,其中新增2.35万名,老客户只有0.51万名;2017年广告主数量为1.77万名,其中新增1.64万名,老客户只有0.12万名。也就是说,每年都要重复花费销售费用找客户,才能维持这一块收入。2018年精准营销收入5.2亿元,流量成本及销售费用为5.9亿元,花1.13元的营销费用拉来1元钱收入,这就有点无法描述了。这也难怪,上海正睦和壹村国际(微盟的机构投资者之一)趁着这次配售机会,要把手上的0.5亿股抛给配售代理,套现说再见了。对微盟来说,当务之急是趁财务数据还没恶化时抓紧增发,尤其是现在这么一个估值处于高位的时刻:公告前5.2元股价对应市销率(市值/收入)高达10.7倍,这是业务前景超级好的公司才能享有的估值。下面是一组业务前景不错的互联网公司,市销率中位数为7.49倍。微盟怎么看都过于高估。
(点击可看大图)
时间就是金钱,谁知道以后还卖不卖得到现在的高价呢?
评论
发表
回复“”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