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家公司能满足你们对科创板的幻想吗?

初善君

2019-05-31 08:11:12 

稿件来源:初善投资


导语:作为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第一批企业,三家公司的质量究竟如何呢?


上交所5月27日称,科创板上市委将在6月5日召开2019年第1次审议会议,预示着科创板上市委审议工作正式启动,跟初善君预计的一样,深圳微芯生物作为第一批审议对象,此外,苏州天准科技、安集微电子科技是另外两家上会公司。



作为大大提名的科创板,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上市委审核时一定会小心再小心。作为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第一批企业,三家公司的质量究竟如何呢?


下面初善君对各家进行详细分析,这些公司的质量满足您们对科创板的幻想吗?



研发支出率超60%的微芯生物



微芯生物主要财务指标如下,2015年至2018年营业收入分别为0.45亿、0.85亿、1.11亿和1.48亿,虽然规模不大但是增长率很高。可以看到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之间,非经常性损益很大,2017年和2018年分别为1461万元和1230万元,这导致扣非归母净利润看起来很小,2016年至2018年分别为503万、1130万和1898万元,但是增长很迅速。


(点击可看大图)


由此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微芯生物规模不大,增长迅速,但是扣非净利润很低。这点需要搞清楚原因,是毛利率问题还是费用问题,其实仔细看上表就会发现,公司研发费用很高,研发投入超过50%了,但是要确定资本化和费用化问题。此外,非经常性损益也需要关注,类型是什么,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看盈利能力,超过95%的毛利率在医药生物行业也算是很高了,这里需要注意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都非常高,说明这家企业应该是两条路走路:研发+销售驱动。但是加权ROE只有6.44%,可以说非常低了。


(点击可看大图)


由此我们得出以下结论:毛利率非常高,但是规模有限导致研发投入和销售费用投入占比过高,ROE很低,换句话说,随着规模增长,有提升ROE的空间。


看现金流量表,2016年至2018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6313万元、510万元和1384万元,净现比并不高。原因就在于应收账款连续两年增加超过2000万。这说明,即使公司毛利率很高,但是跟医药生物行业其他多数公司一样,现金流一般。


(点击可看大图)


存在问题,2016 年、2017 年、2018 年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0.52%、62.01%和55.85%,研发投入很高,但是资本化比例也很高,2016年至2018年资本化2264万元、3331万元和4038万元,接近一半。这意味着公司的利润有点虚高,同时资本化金额导致公司账面开发支出余额高达1.46亿元。


(点击可看大图)


另外公司应收账款、在建工程都是风险点,尤其是在建工程余额高达2.69亿元,这相对于现在的资产规模,这家公司投入还是很大的。


(点击可看大图)


虽然财务数据不怎么样,但是看主营业务,似乎可以理解。公司是T细胞淋巴瘤治疗领域领军的创新药研发企业,产品包括已上市的抗癌药西达本胺(商品名“爱谱沙”,占公司销售额90%以上),以及在研的胰岛素增敏剂西格列他钠、抗癌药西奥罗尼等,其中西达本胺为我国首款也是唯一一款专门治疗外周T 淋巴细胞瘤的药物。


据方正证券预计,根据西达本胺国内市场各适应症的潜在市场空间、渗透率和用药量,测算得到西达本胺国内顶峰销售额约20.6亿元(主力品种);预计口服糖尿病药物西格列他钠顶峰销售额有望达到10亿元(预计2020年上市),多靶点抗癌药物西奥罗尼顶峰销售额有望达到5亿元(预计2024年上市)。


本次公司申请科创版上市,拟公开发行超过5000万股,不低于发后总股本10%,拟募集金额超过8.04亿元,估值约80亿元。


因为公司2018年度经审计的营业收入为14,768.90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1897.61万元,公司适用《上市规则》第2.1.2条第一)项之上市标准:“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


由此我们可以建立微芯生物的画像:创新药研发企业,高投入,虽然现在只有一款药上市,总体评价7分左右,虽然财务数据一般,但是医药创新企业还是要支持的,这种研发支出率让人无比佩服,过审核概率很大。



半导体材料供应商,稳定的安集科技



2016-2018年安集科技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97亿元,2.32亿元,2.48亿元,其中2018和2017年同比增速分别为6.6%和18.20%,增速一般。净利润分别为0.37亿元,0.40亿元,0.45亿元,2018年和2017年同比增速分别为13.2%和7.12%。这种增速说实话是有点低的,不清楚公司是否有其他大招。


(点击可看大图)


看利润表盈利能力指标,2016年至2018年毛利率分别为55.61%、55.58%和51.10%相对比较稳定,管理费用率、销售费用率维持在30%和7%左右,因此净利率也稳定在18%左右。初善君最喜欢这种稳定的企业,毕竟稳定压倒一切。


(点击可看大图)


再看现金流量表,2016年至2018年经营现金流分别为4506万元、2708万元和5976万元,净现比还不错。存货、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算是正常水平。


(点击可看大图)


公司2016年至2018年研发支出分别为4288万元、5061万元和5363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维持在22%,最关键的是全部费用化。这么一比较,公司费用率(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还是很低的。


(点击可看大图)


安集科技的主营业务为关键半导体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目前产品包括不同系列的化学机械抛光液和光刻胶去除剂,主要应用于集成电路制造和先进封装领域,其中铜及铜阻挡层系列化学机械抛光液是公司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如果还不明白,说实话,初善君这种外行也不是很明白,看一下客户就明白了。2018年,公司前五大客户为中芯国际(占比60%)、台积电、长江存储、华润微电、华虹宏力。这不就是半导体材料商,大概意思就是台积电给华为代工生产芯片时,需要使用的材料。


行业上,长期以来,全球化学机械抛光液市场主要被美国和日本企业所垄断,公司成功打破了国外厂商的垄断,实现了进口替代。这也是公司的最大看点,这也是半导体行业发展的大趋势。


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募资总额约3亿元,,投入以下项目:安集微电子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C-MP抛光液生产线扩建项目;安集集成电路材料基地项目;安集微电子集成电路材料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安集微电子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信息系统升级项目。


由此我们可以建立安集科技的画像:半导体行业上游材料供应商,市场空间较小,但是毛利率、净利率高且稳定,研发投入高,但是增长率低,综合评价6分。考虑到现在的大背景,过会概率很高。



76%收入来自苹果的天准科技



当我们发现wind披露天准科技这么多年数据时,我们可以判断,天准科技是“上市”过的。原来天准科技以前挂牌新三板,然后才谋求科创板上市。


2016-2018年公司销售收入分别为1.81亿元、3.19亿元和5.08亿元,同比增速为16%、77%、5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32、0.52、0.94亿元,同比增速为14%、63%、83%。看着务必优秀,但是看扣非净利润,可以发现在2015年和2016年沉寂了两年。


(点击可看大图)


看盈利能力指标,毛利率逐渐下降,近两年分别为48%和49%,销售费用率整体来看有所上升,管理费用率下降,导致公司净利率还不错,约18%,但是公司ROE高达26%,而且多年维持在20%以上。


(点击可看大图)


再看经营现金流,净现比约1,近两年存货增加明显,考虑到公司较高的营业收入增速,存货增长也相对合理。


(点击可看大图)


天准科技以机器视觉为核心技术,产品为工业视觉装备,包括精密测量仪器、智能检测装备、智能制造系统、无人物流车等。产品的下***业主要为消费电子行业、汽车、物流等领域。苹果公司及其供应商(含德赛电池、欣旺达等)为公司第一大客户,收入占比高达76%。


公司不同产品国内竞争对手略有不同,精密测量仪器竞争对手为台湾的智泰科技,智能检测装备竞争对手则包括A股的精测电子。


公司本次拟募集10亿元,拟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不低于人民币普通股4,84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比例25%。募投资金分别用于机器视觉与智能制造装备建设项目(4.75亿元),研发基地建设项目(2.75亿元)和补充流动资金(2.5亿元)。


由此我们可以建立安集科技的画像:消费电子行业上游设备商,市场空间较小,但是毛利率、净利率高但略有下滑,研发投入高,收入、利润增长率高,综合评价6.5分,过会概率很高。



总结



作为三家科创板首次上会企业,代表了科创板的脸面,三家公司最大的共同点就是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例都超级高,安集科技和天准科技20%左右,微芯生物高达60%以上,重研发是本次科创板的重头戏。


只看成长能力,安集科技成长性一般,微芯生物和天准科技也难说特别稳定,这想来不是科创板关注的重点。盈利能力上,各家都很强,毛利率、净利率都比较高。


至于A股的影子股炒作能不能参与,初善君不建议参与,能炒作的造假抄完了,好好准备参与科创板。




评论

发表

回复“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

回顶部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