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为阿尔法工场研究员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对于一家上市公司而言,除却它能否为股东寻求最大化利益以外,更为重要的一重投资价值观察窗口在于社会责任。
最近一两年以来,在这一问题上栽倒了一批明星上市公司:从早前的红黄蓝(NYSE:RYB)、长生生物(已退市),到当前的视觉中国(SZ:000681)……不一而足。
相比难以预期的突发事件,洞悉与量化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程度,有着一个极为显性的财务指标:纳税。
越来越多经济学家指出,衡量企业价值的最重要指标不再是营收或者利润,而是纳税。纳税越多的企业,意味着创造越多的社会财富,也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
作为中国的支柱产业之一,房地产公司所承载的社会责任始终是公众关注的焦点。乐居财经日前发布了一份名为《2018中国内房股所得税排行榜TOP50》的榜单,从中我们可以对这一焦点问题有所洞窥。
(点击可看大图)
这份TOP50榜单显示,涉及的50家地产企业所得税总额共计达3433亿元。其中地产龙头中国恒大(HK:03333)以602亿元所得税贡献,蝉联冠军;万科(SZ:000002)、碧桂园(HK:02007)分别以378亿、310亿元分列二三位。
除所得税外,地产上下游相关的税种还包括契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耕地占用税,根据2018年全国财政收支状况,上述税种贡献税收收入近18000亿元,占公共预算收入近十分之一,这也能反映出房地产行业对于国家建设的贡献作用。
从另一个角度看,公司的所得税贡献直接与营收规模挂钩,也就是所谓的“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该榜单的所得税纳税排序,基本与各公司的营收排序挂钩:
2018年,恒大、碧桂园、万科三家内房股营收分别为4662亿、3791亿和2971亿元,其余房企营收在2000亿以下。
在地产周期步入“白银时代”后,头部企业仍然能以较高增速成长,实属不易。在行业转型过程中,提供稳定就业也是房企能够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表现,这就需要企业本身拥有过硬的经营实力。
从运营数据看,2018年恒大营收增速为49.89%,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增速达53.41%,其地产龙头地位更加稳固,盈利的同时也能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
实实在在的经济贡献以外,地产企业还正将资源投向其他社会公益行业,直接承担社会责任。例如恒大对贫困县的扶贫战略、向大学教育发展基金捐助,都是房企回馈社会的重要举措。
今年4月初,财经界面联合亿安保险发布的“2019中国慈善企业家榜”便显示,来自房地产行业的慈善企业家达到47位,排名各行业之首。其中,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以40.70亿元捐赠额位居榜首。
恒大帮助毕节贫困人口脱贫
地产企业“霸榜”中国慈善业,只是一个显性标签;标签背后的内容,分量更重:
仍以恒大董事局主席许家印为例:40年前,他靠着国家每个月14块钱的助学金,完成了学业;40年后,他用三年84亿的捐赠额,成为首善。
许家印说,“我一直认为,企业一方面要做好自身的经营、管理和发展,多解决就业、多缴税、多创造社会财富;另一方面要饮水思源、回报社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投身慈善公益和脱贫攻坚。”
截止2018年底,恒大60亿扶贫资金到位,30.67万人初步脱贫,12个移民搬迁社区及50个新农村,40万亩蔬菜瓜果大田基地,11所小学、13所幼儿园……
以上,我们认为,不论是对内还是对外,中国房地产企业贡献的社会价值不言而喻,从头部企业良好的业绩表现来看,这一贡献将具有很强的持续性。
一言以蔽,对于一个行业的投资价值而言,利润短期是催化剂,社会责任则是长期的称重机。尽管当前投资者对地产行业的前景走势看法不一,但谨从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角度来看,行业龙头们的未来仍值得长期守候。
评论
发表
回复“”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