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鼎力股价新高背后是何逻辑?

三个傻瓜学炒股

2018-12-10 11:06:54 

注:本文仅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交易建议。


浙江鼎力(603338),浙商中的佼佼者。


第一次见到它是在我的新高股池里,当时初看了一些报表和材料就隐隐觉得这是一家值得尊敬的企业。


但由于很快就有一个大额解禁短期没有再关注,待11月下旬正式解禁后股价不跌反涨,就让我不得不注意她背后的逻辑了。



主营产品简介

 

                                   

鼎力的主营产品还是比较好理解的,如下图:



其实还有一套业务,就是叉车,工地上用来搬运钢筋混凝土板等的那种小车。这部分业务是鼎力的起家产品,但现在占比越来越少已经可以忽略不计了,此处不予研究。那另一套业务就是这个所谓的高空作业平台了。


看图很容易理解,就是把人或物提到高处,在高处干活的机械。这里区别于塔吊,我看公司的产品里并没有这一项,估计那块市场垄断更严重吧没细研究。


所谓高空作业,就是指在2米以上的高度干活,就叫高空了。目前鼎力的产品覆盖了3米-100米+的绝大多数高空作业场景,为建设工程提供安全便利的作业环境。



这其中又分3类,剪叉式、桅柱式、臂式。


上面那张产品图片都已经标明了,我这里要说明的是:


1)剪叉式是鼎力的主力产品,利润占比8成,本身增加较快半年报收入同比增42%,但总体占比仍趋下降

2)桅柱式应用场景有一定限制,利润占比逐年下降

3)臂式产品收入同比增长138%(基数较低),利润占比逐年提升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产品结构的变化呢?且听我细细道来



市场前景概述

 

 

1、政策环境


随着老龄化社会到来,人口红利消失,国内人工成本上升和用工紧张趋势愈发明显,高空作业平台相较脚手架可以减少劳动力投入,降低施工成本;


随着生产安全保障制度不断健全和完善,特别是新《安全生产法》出台,企业及施工人员对于高空作业安全意识增强,且如今工管理更加趋于透明化,人员伤亡成本非常高。


特别是国外,一起工程事故可能足以毁掉一个苦心经营的公司,所以企业更愿意选择安全高效的登高工具。


鼎力属于浙江省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所得税减至15%,目前已经提交下一阶段审核材料,绝大概率继续享受税收优惠。


2、市场空间


全球经济回暖, 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制造业 PMI指数持续向好。高空作业平台行下游应用广泛,其景气度与制造业的整体状况息息相关。2018年8月美国制造业PMI为61.3,是其近十年来的最高值。欧洲54.6 。以欧美为主要市场的高空作业平台行业景气度加速回升。



高空作业平台在全球的分布大致可以分为北美、欧洲、亚洲以及其它地区,这主要也跟经济发达程度和劳动力成本相关,落后地区更多的还是以脚手架、吊篮等为主要应用场景,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高空作业平台由于单价较高且受到利用率的限制,一般由厂家卖给大型租赁公司,由租赁公司转租给下游建设工程单位,所以全球租赁市场的数据是我们必须要了解的,下图为高空作业平台保有量。



值得注意的是,欧美的绝对值大且增长强劲,而亚洲作为新兴市场其增速却是最快的,来自国内的增量尤其明显同比增加49%。据中建锦程预测2019年将迎来国内高空作业平台的一个新的增长阶段。



据测算2017年全球需求总量约36.5万台更新需求23.5万台,新增需求约13万台。全球市场规模约 840亿元,预计2020年全球市场空间可达千亿。那浙江鼎力占了多少呢?10亿出头。


如果按40万台市场需求来看,鼎力又占了多少呢?根据半年报等公开资料,目前鼎力产能1.1万。


空间不可谓不大,就是强敌环伺啊,请接着往下看。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1、供应商议价


鼎力的上游包括发动机、液压系统、电控系统、驱动电机、机械加工件、电子元器件等生产制造行业。


上***业基本属于竞争性行业,对上游产品的需求相对上***业本身的规模较小,对本行业发展的影响有限。本行业所需的各项原材料及配件都可以从国内外得到及时、充足的供应。


鼎力没有最新数据,我这里拿14年的数据载个图,变化不大的。前5大供应商才占了不到四分之一,但出于鼎力本身也并没有多强势,只能说对上游部件厂商有一定的议价能力。


其主要耗材如钢材等要关注材料市场价,供给侧改革到现在基本钢材价格也来到了顶峰,再往后大概率会往下走从而降低其成本。 



2、购买者议价


鼎力的业下游为建筑、制造业、采掘、高空服务业(我造的词)、部队等领域。产品应用范围多,客户分散,且公司掌握了高空作业平台制造的核心技术,具有较强的研发和生产能力,在高端产品和定制产品市场中竞争少,议价能力较强。


有投资者在公共互动平台问及公司Q1毛利下滑是否要提价,董秘给出:公司已对部分海外市场实施提价。的回答。这里值得说明的是,我所说的议价能力较强是指在一定限度内的,解释下。


从前面的分析来看,很明显鼎力在全球的AWP市场上还属于一个刚起步的毛头小子,还不足以直接跟国外的巨头抗衡,但她天然有一个优势就是人力等成本要比国外低,而反过来由于国外的定价高,所以鼎力得以在大哥们吃完肉后抢碗汤喝。


所以在同等条件下鼎力的价格是不能提的太高的,哪怕是接近大哥们的价格也不行。所以说鼎力对下游有在一定限度内较强的对下游议价能力。

 

3、新进入者威胁


对于国内的新进入者来说,鼎力是有足够的竞争壁垒的。


从技术上来说,鼎力是国内高空作业当之无愧的大哥,专利200+,其中发明专利60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共17项,多次承担重大专项,入选国家火炬计划等。公司GTBZ20AE智能曲臂式高空作业平台(电动)摘得中国国际工程机械创新产品白金奖。


此外由于高空作业平台事关人员生命安全,所以企业尤其是大型租赁商对产品质量的要求极高,此外国家行业标准,以及国外如欧盟CE认证等流程标准非常严格,这对新进入者是一道天然的屏障。


4、替代品的威胁


产品应用行业场景广泛,技术先进性与国家对于用工安全的政策相匹配,是对传统脚手架、吊篮等低端工作模式的替代,可预见的年份里不存在被替代的问题。

 

5、同行企业的竞争


鼎力在国内市占率达40%以上,基本垄断了高端市场,根据KHL排名国产第二名星邦的销售从2014年3.12亿至2017年3.26亿,几无增长。而鼎力的数据分别是3.74亿至11.39亿,规模优势愈发突显。


由于此行业客户注重产品质量、稳定性、适用性更甚于对性价比的关注,导致中高端先发企业品牌优势极为明显,国内没有直接对手。截止2011年底排在业内第一和第二的Terex和JLG分别是中国建厂,此处下段分析。


如上文所说,鼎力在国际上还只能算一个毛头小子,在欧洲日本要面对本土竞争者的打击,在全球要直面排名前两位的大哥围追堵截。来自美国的Terex和JLG,法国的Haulotte、加拿大的Skyjack等一批带头大哥占据主导地位。如图,跟前两位大哥相比大概只占其十分之一左右。



但就是这样一个毛头小子,现在已经杀入了大哥们的大本营。最新数据AWP应该排在第9的位置。


其实相比于海外巨头,鼎力的产品质量上是绝对过关,海外企业之所以选择用巨头们的产品有多方原因,比如产品家庭化带来的管理维修便利,历史合作关系基础,更多的其实是对本土品牌的信赖。


我前面说新进入者很难跟鼎力抗衡,其实鼎力在面对国外巨头时同样要面临这个问题。所以一个强大的营销渠道就显得非常重要,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看看鼎力做了什么。下图为鼎力的对外控股情况。


前两个有兴趣的自己去查,后两个就是分别来自意大利和北美的控股公司啦。此处为18年中报数据,而Magni的17年全年净利为863万欧元,近似来算,同比去年是翻倍的增长。看2017年,公司海外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1,046.20万元,较2016年同比增长82.22%。


而CMEC是美国一家拥有40多年品牌历史的高空作业品平台生产销售企业,业务覆盖美国及欧洲地区,与美国当地大型租赁公司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有助于公司业务在北美的进入一突破。


此外,近两年鼎力陆续实现了给美国联合租赁URI和日本NJM的批量供货,今年年初还跟国内的租赁龙头上海宏信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宏信以前的产品以Terex和JLG为主)。


此外,鼎力的剪叉式产品价格已经在逐渐向海外巨头靠拢,臂式产品毛利逐渐提高,这些重要动作都在证明一件事情,就是鼎力的产品质量是完全过关的,缺的只是足够的产能和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这些各国租赁龙头企业也给其它业内大佬们起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财务指标分析

 

  

1、收入与利润(单季) 



收入与净利润是质变式增长的,注意到净利润同比增速远超收入增速,需要进一步确认原因。

 

2、毛利率


其实从这两项就很能看出门道了,利润的提高一般是跟营收同步的,对于制造业来讲由于规模的扩大会一定程度降低单位成本,从而使得毛利率增加,使利润增幅大于营收增幅,但不至于差距那么高。能够导致这一结果的最直接原因一般来自于毛利率的显著变化。


从公开信息我做出以下判断:


1)公司以自有资金1,500万元投资"年产15,000台智能微型高空作业平台技改项目",目前已进入正常生产阶段。该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公司进一步提升微型剪叉式产品产能,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盈利能力,这是其一,属于降低成本。


2)根据投资者互动平台5月份的交流,公司对部分地区产品进行了提价,从16-17的对比来看,提价部分应该来自于臂式产品,因为新品推广期公司采取了低价促销的手段,其毛利率在逐渐提升,猜测董秘说的提价应该是这个产品上,这点在年报披露时可以进一步检验。这是其二,属于提高单价。


3)目前的3块主要业务中剪叉式产品无疑是重中之重,据中报披露销售6.1亿,同比增长42%,由于本身占收入比近8成且毛利较高,所以销售的产品结构带来总体毛利的增加。这是其三,属于收入结构所致。


4)同比去年汇兑收益增加,二、三季度汇兑收益均达1200万,三季度期间费用占比只有不到5%,而2017年报这个数字是27.5%。这是其四,带来净利润的增长。


综上考察鼎力的毛利率是否可以持续,第4项不可预期,但四季度短期来看预期较好,前3项均可持续,所以其它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如钢铁价格不变、不增加关税等)鼎力的净利润率还有向上的空间。 


3、现金流情况 


经营现金流有一定的季节性,目前处于历史峰值,较为健康。我们看看投融资情况:17年底有一大笔融资和投资活动。这10个亿砸下去倒底是要干啥,一定要重点说说。



公司募投项目“大型智能高空作业平台建设项目”现已处于厂房建造阶段,预计2019年建成,投产后可新增3,200台大型智能高空作业平台,能有效提升公司臂式产品的生产能力,优化完善公司产品结构,增强公司在高端高空作业平台市场的竞争优势,助力高端产品市场开拓。


这是个什么项目呢?据公开资料统计,2017年剪叉平台的单价在6.5万/台,桅柱平台单价为3.6万/台,那臂式平台呢?是37万/台,3200台的生产线什么概念。


按鼎力现在产品供不应求来看,满产满销在11.84亿的营收。这里我们还没考虑本身已有产能以及提效降本对毛利率的进一步贡献。


综上,在不考虑公司原有拳头产品剪叉平台的增量的前提下,光考虑正常投产的臂式平台一项就能为公司带来约1倍于现有水平的营收。


风险因素来自于是否能按预期的2019年底投产,这一点IPO以来的几次扩建计划与实施结果来看管理层的规划管控能力还是值得信任的。


插播一条新闻:11月30日,为期4天的 bauma CHINA 2018 圆满落幕,短短4天的展会,浙江鼎力臂式系列新品已接受全球租赁商们约200台的订单。其余参展品也是订单不断、好评如潮,几乎全部售罄。


浙江鼎力董事长许树根表示,臂式新品将进行小批量生产,同时也将加快四期大型智能工厂建设,为臂式产品批量化生产提供保障。日前,第一台臂式新品BT30RT已发往美国最大租赁公司。

 

4、杜邦分析


相比于去年同期,净资产收益率略有降低,究其原因,负债率略有下降,营业利润率略有上升,两相对折,主要影响净资率的还是来自于总资产周转率。


再进一步分析就容易理解了,其实就是上面那节,由于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的增加,导致总资产周转率的下降,而新增固定资产和在建是经营范围内公司的长远布局,对公司长远发展是非常有利的。所以综合来看此项没有问题。

 

5、有息负债与保守速动比率(=(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流动负债)



我们看到虽然鼎力的有息负债是一直在增加的,但其偿债能力是没有问题的,最新值大于2.意味着随时可以利用身边的资金偿还债务。


6、应收帐款/营业收入


占比42%,呈现一定季节性规律,一般都是4季度结清,目前来看没什么风险。

   


技术分析

                           


技术分析这里我只是根据我学习的筹码理论做简单点评,对于非技术人士信则有不信则无,不要过于纠结这个部分。


这支股真正在市场上流通的股份只有30%左右,有很大一部分长期持股的机构或个人。目前筹码主要分布于50-55元一带。目前已经突破形成历史新高,在55块附近构建较强支撑,如果回调到这一带可以重点关注支撑强度。


个人乐观的认为其2020年以前至少能保持40%的复合增速,目前虽然历史新高,但长远来看依然低估——完全为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机构认可度

 

                                 


这里面还是有很多NB的机构驻扎的机构持仓应该至少有15%,我也是写到这才去找的机构持仓数据,没想到港资也有一部分在里面,三季报小幅减仓。机构的驻扎虽然不能决定你去买入,但至少会帮你排除掉一些财报等方面的风险。


另外提一下,就是我开头说的,11.22号有大额解禁的,而且都是基金信托等,他们现在有30%的浮盈,但却没怎么卖,股价还新高了,只能说明他们对公司前景的看好。





风险提示

 

                                   

虽然我说解禁的那批机构没有影响股价,但他们早晚会卖的,以前没卖不代表股价拉高了还不卖,有钱不赚是傻子。


目前公司最大的预期就是臂式平台项目的顺利达产,这里要分两步走,第一步是19年底顺利建成,第二步是产能爬坡到顺利达产,这里面都是有不确定性的。


此外随着国内的一些二线品牌也在加力拓展业务,待产能释放之日,难保平台价格不会下降,那自然会影响毛利率,进而影响利润,此外投产后每年几千万的资产折旧也是你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


公司享受人民币BIAN值,若升值同样会对利润有影响。再则,关于当前国际贸易问题的影响,第一期虽然没把公司列为清单,但如果后面那批实行就一定有影响了,不过公司倒是认为可以把部分成本转嫁给客户,测算自己大概承受1/3,那也是不小的影响啊。


此外肯定会压缩你的提价空间的,这块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鼎力之所以能够跟国外巨头们竞争,成本低价格低是其核心优势,所以我们能看到G20会后利好传来,鼎力股价当即做出剧烈反映,这就是逻辑的力量。



最后的话

 

                                   

鼎力的投资核心逻辑在于欧经济复苏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以及亚洲新兴市场的一片蓝海亟待开拓。制约她走不进国内外大型租赁公司的一些关键因素(本土化、质量、产能等)也都在被一步步解决,预计2019年底建成的3200台臂式平台产品线是企业的核心增长引擎。几乎可以再养一个鼎力出来。


投资鼎力一定要注意中美的全球博弈以及她本身生产线的建设进度,最好有能力可以去实地调研,并实时跟踪臂式平台产品的价格变化。


就到这吧,花了我周六整整一天的时间***几乎没离开椅子,希望路过的各位大侠能认真读一下并给我一些实际的建议,我这里先谢过啦。



注:本文中引用了部分研报均已在文中图上标明,其它包括上市公司招股书,年报,同花顺、通达信、萝卜投研、的图片资料在此一并致谢。






评论

发表

回复“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

回顶部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