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的“非理性”,成了压垮“理性”张首晟的最后一根稻草

魏璎珞

2018-12-07 17:00:34 

美国当地时间12月1日,美国华裔物理学家、丹华资本创始人张首晟教授去世,终年55岁。

 

对于张首晟教授的辞世,同样看好区块链的天使投资人、教授生前的好友杨宁发文与教授告别,称:中美经济关系紧张、团队内部争斗、丹华业绩惨淡,是压垮张首晟的三座大山。

 

丹华基金业绩惨淡

 

张首晟,斯坦福大学终身教授、美国三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富兰克林奖章获得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获得者。

 

2013年,张首晟于硅谷斯坦福大学创建丹华资本,目前管理两只美元基金和一支人民币基金,总规模超过6亿美元,是美国硅谷地区最大和最有影响力的华人风险投资基金之一。丹华资本LP包括世界一流的互联网公司,对冲基金和知名企业家投资人等。

 

丹华资本从2014年开始布局区块链产业,在以太坊ICO(首次币发行)之前便开始通过股权投资支持早期区块链企业,并于2016年erc20 token模式早期进入token(代币)投资。

 

在区块链领域,丹华资本已布局超过五十家区块链企业,对外披露的有35家,大部分投资时间集中在2017年和2018年,其中2018年投资数量最多。



“张是国内区块链大佬,币圈名人。他的基金,大概募了四个亿美金,已经投了三亿美金,其中区块链投了将近两个亿,大概占已投项目的2/3。今年这行情,基本泡汤,那些投资人都是看他的光环,这压力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起的。搁你们能承受的起吗?”

 

2017年底以来,区块链站上投资风口,丹华基金开始重仓进场,一度成为中国最有名望的区块链基金。

 

杨宁发文称:“然而众人所不知的是,基金受LP Agreement所限,并不能直接投资代币,仅能通过投资项目公司股权的方式投资。而丹华基金在2018年1月,终于与LP达成协定,允许投资项目代币,这才重仓进场,却怎料将大部分资本投资在了历史最高点。基金投资的ZIP,UUU,HSC,IHT,RFR均告惨败,仅有ZIL及时退场收回成本。在交易所中投资的OK和Fcoin也是几乎清零。”

 

所谓,“交易挖矿”,即交易所以零成本或低成本创造一种平台币。平台通过相应规则为参与交易的用户发放平台币,用户交易越频繁,交易所收益越高,用户得到的平台币越多。

 

5月24日,在FCoin的带领下,数字货币交易所掀起了一股“交易即挖矿”的浪潮。Fcoin发行的平台币FT短短20多天一度暴涨到120倍,上线1个月后市值突破360亿。

 

6月27日,在节点资本(Node Capital)全球见面会美国硅谷站上,丹华资本总经理Kevin谈到Fcoin的“交易即挖矿”,他认为这是区块链哲学的具象化,交易收益不在取决于费用,而取决于参与程度,也就是社区的交流程度。这符合区块链哲学,将吸引更多的人入局,促进创造更多新的场景,催生像分布式华尔街一样的全球金融市场。

 

其实,当时就有投资人直言,“交易挖矿”,其本质则是***需求,增加交易用户。FCoin上并不是真正的客户,而是一群羊毛党。而且过度竞争的市场带来了一大堆诸如数据造假、虚假交易等各类问题。

 

FCoin最终被证明是昙花一现。潮水退去的时候,FCoin已经在裸奔了。

 

令张首晟郁闷的,何止这一个。有爆料称,“张和美图的蔡文胜很好,是美图的独董。他今年和美图发了一个区块链,美链。美链上市是0.39美金,一路最高炒到80美金,然后一下子跌倒4美元,又用一个半月慢慢掉到0.18美金。”


“令投资者想不到的是,跌了99%的一个币,还可能再跌99%。4月22日,美链出现bug,被人利用一下子提走:

 

57,896,044,618,658,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792003956564819968个币。

 

没错,就是5后边跟58个零。然后美链一下清零。”

 

而据杨宁透露,丹华一期基金账面回报仅为约1倍,基本不存在能够返还投资者受益的可能。

 

一期基金重金投资的几个项目:光场相机LYTRO,机器人公司3D Robotics,无人机Airwave,室内地图Insidemaps,机场用车Flightcar等均血本无归。其余大部分项目也面临增长停滞。基金投资的表现最好的明星项目AutoX;META;也在与Pony.ai;Hololens等项目的竞争中处于下风。

 

“搁你们能承受的起吗?”

 

雪上加霜:团队明争暗斗

 

杨宁在文中写到:

 

“团队明争暗斗,既包括丹华美国万某,丁某等年轻人借用丹华基金品牌暗谋私利,私自向项目方索要回扣;也有内部矛盾重重,争抢项目送币福利。几位年轻人头顶丹华资本赋予的光环,却做着为自己博名利,挖基金和投资人墙角的事情。

 

一名董事总经理,教授夫人的朋友孩子,更是与合伙人谷安佳直接冲撞;在矛盾愈演愈烈之时,教授也多次表达过为难。内部斗争,于万卉离开丹华之时暂时告一段落,各方面都买教授的面子,但争夺利益之事仍未停歇。”

 

资料显示,万卉,曾任丹华资本董事总经理一职,中山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毕业,随后赴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修读信息系统研究生,毕业后去往eBay硅谷总部。2014年加入丹华资本,开始投身数字资产与区块链相关投资。近期,万卉已经离职,成为Primitive Ventures创始合伙人。

 

而杨宁提及的“丁某”,应该就是丁若宇,现任丹华资本董事总经理,斯坦福大学计算机学士。

 

杨宁提到的第三个压力是:中美经济关系紧张。据Bianews消息,在11月20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更新的《301调查报告》中,曾点名丹华资本、KiloAngel等基金,报告通过调查上述机构近年来在美投资标的等信息,意图说明这些公司通过风险投资获得美国技术,以便在中国政府认为具有战略意义的领域建立中国公司。

 

张首晟和丹华资本的合伙人都是科学家。在区块链的投资中,道骨仙风的学者们,在这一场资本泡沫中,成了最被看好、也最为万众瞩目的失败者。

 

这很有可能在于他们对投资的理念和哲学上的思考。丹华资本创始人谷安佳曾在一次媒体对话中,如此谈到:“在我们看来,世界肯定是有秩序的,世界是有规律的,世界都是由各种物理的规律和各种小到原子,大到宇宙的一些规律在支撑的。”

 

但是,早期投资是“非理性”的,尤其是区块链的投资。不是凡事都可以用数理来解释,可以用一些数理模型来描述。

 

区块链的“非理性”,终于成了压垮“理性”张首晟的最后一根稻草。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阿尔法工场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评论

发表

回复“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

回顶部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