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量采购药价大降,医药股闻讯大跌,这件事儿的影响有多大?抄底信号是什么?

价值at风险

2018-12-06 16:30:55 

注:本文仅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交易建议


很多人问我,要如何看待今天(12月6日)“4+7”带量采购谈判导致的医药股大跌?能不能抄底?


我的回答是:寻找预期差。


现在市场对医药股的预期是带量采购下你的毛利率要大幅下滑,以此推导利润率必定要大幅下滑,但却忽视了费用率也会在带量采购的背景下大幅减少,药企的费用率有时候能达到50%以上(所以我们看到毛利率8090%的药企,净利率并不很高)。


如果一些优质医药股在估值合理的情况下跌幅过大,那么就有抄底预期差的机会,最终财报出来很可能没有市场预期的那么差——市场预期你的药品降价50%,股价也要掉50%,但实际上利润可能只下滑20%,预期差就在这中间,靴子落地后股价会修复。


当然这前提是你的估值是合理的,是保持稳定的,而很多A股医药公司估值太高,现在的下跌只能说是对基本面的合理反应。而港股很多本来估值合理影响也没有那么大的公司股价暴跌,完全按照最悲观的预期——观察AH两地知名医药公司最近2个月见底后的走势不难发现,港股纷纷创了新低,A股大都还离底部有很大的举例。


在放远一些,考虑政策对行业更长久的影响:


1)首先很多小药企根本连一致性评价都通不过,将会被无情的淘汰(根据CFDA此前数据显示一致性评价的过关率仅5.88%),龙头药企虽然降价,但市占率会大幅提升。


2)对于竞争不充分的品种,利空并不明显(比如华海药业今天还逆势大涨),同样对于创新或微创新药企(拥有首仿、独家、引进、给药途径创新等),影响也较小。


3)带量采购后药企的销售费用会大幅下滑,销售团队会大裁员。这里注意那些销售费用占比较大的企业,他们业绩会有弹性。


4)一切的投资逻辑根本要回归到四个字:安全边际。即,你投的标的是否有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是否估值已经足够低,如果满足,那么此次的大跌就是长期买入的良机;而如果不是,那必然面对利润承压+估值修复的双杀,只能自求多福。


作者在雪球设有个人专栏。


评论

发表

回复“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

回顶部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