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购打最强细则“补丁”,有多少上市公司哭晕在厕所;最严高送转门槛,反弹妖股闷杀,还记得我上周的提醒吗?

小财神

2018-11-25 22:13:25 

注:本文仅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交易建议


要说11月什么市场最惨,原油一定算一个。

 

上周五原油期货价格再度暴跌接近8%,收盘勉强守住了50美元。原油价格已经从10月高点76.9美元下跌了36%,而11月的跌幅就超过了20%。

 

原油已经跌入到技术性熊市,A的两桶油也被原油的下跌活活拖死。

 

不过和比特币比起来,原油的跌幅也就大巫见小巫了。

 

一个星期跌没了20%多,就在小财神写今天看市的刚刚,比特币跌穿了3700美元。比特币已经从最疯狂的时候20000美元跌到了目前的3700美元,整个币市早就已经跌成渣渣。

 

小财神一直没有参与过比特币,所以也错过了“发财”的机会。

 

我个人的看法,我认为绝大部分投资者的认知是有限的,超出了自己认知的钱就算赚了一时,最终也都是会吐出来的。

 

而在提高自己的认知的同时,还要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准确的自我认知才是幸福的开始。

 

周末消息面,比较重要的有两点,也是小财神最近一直说的回购和过度炒作。

 

首先是回购,23日晚间,沪深交易所发布的上市公司回购股份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此次细则的“补丁”中对回购的“买”和“卖”做了明确的量化。

 

先来说下“买”。

 

对回购的时间有了明确:公司因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所必需而进行股份回购的,要求公司的回购期限不得超过3个月。

 

同时对回购的上下限比例也有了严格的量化:回购股份方案中,必须明确回购数量或资金总额的上下限,且上限不得超出下限的1倍,不得误导投资者。

 

这个回购数量的量化,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小财神认为是极为“难受”的。

 

举个例子,此前上市公司提到回购方案,有不少只是给了一个上限,比如是回购500亿。但这次有了上下限比例的规定,那么你提出了上限是500亿的话,下限就是250亿。

 

小财神不太清楚,此次的细则是针对存量还是增量,如果存量也要按照这个来执行的话,相信有不少上市公司现在已经哭晕在厕所。

 

然后是回购股份后的“卖”。

 

由于我们的回购有别于美国市场的回购,回购后并不是把股份注销,所以上市公司回购股份后的卖出是极为敏感的问题。

 

从征求意见稿看,回购股份完成后的6个月才能做“卖出”的操作,严格防止出现上市公司“短炒”股价的行为。

 

并且对于减持的披露要求是提前15个交易日;同时敏感窗口期不得减持,这个敏感窗口期包括业绩预告和业绩快报的前10个交易日,和重大事项发生日到依法披露后的2个交易日。

 

然后是减持价格,不能以交易当天跌停板的价格减持。时间上不能在集合竞价,开盘收盘前后30分钟,也不能在不设涨跌停板的交易日减持。

 

最后是对每日减持数量的限制,不得超过不得超过减持预披露日前20个交易日日均成交量的25%,但每日减持数量不超过20万股的除外。

 

另一个消息是,沪、深交易所发布高送转信息披露指引。

 

上市公司披露高送转方案的,其最近两年同期净利润应当持续增长,且每股送转比例不得高于上市公司最近两年同期净利润的复合增长率。

 

上市公司送转股方案提出的最近一个报告期净利润或预计净利润为负值、净利润同比下降50%以上、或者送转后每股收益低于0.2元的,不得披露高送转方案。

 

上市公司提议股东、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在前3个月存在减持情形或者后3个月存在减持计划的,公司不得披露高送转方案。

 

从这个指引看,基本上除了绩优股,别的个股高送转基本凉凉了。

 

高送转绝对是中国特色的东西,一张100块钱变成了两张50块钱,难道有什么区别吗?或许是张数多了,有一种满足感吗?只能说A股是个神奇的市场。

 

回到A股盘面,上周五股指再收中阴线,对于周五的调整,小财神认为不能独立的来看,他是上周整体调整的延续。

 

如果说在周五阴线没有出现之前,还不能确认2449点以来的第一波反弹是否走完的话,那么周五阴线的出现已经可以确认。

 

指数的调整,其实在上周个股的表现就已经反应,从最早的券商股失去对大盘的控制,再到恒立实业的见顶,然后是本周创投股的分化,最后一个龙头市北高新的开板,而周五市北高新的一字板跌停,基本就宣布了第一轮反弹的结束。

 

如果你还记得小财神此前说过一个观点,在管理层放松监管的背景下,超跌反弹的妖股,游资如此肆无忌惮的炒作,无疑是在挑战管理层的底线。

 

于是就有了管理层上周开始对恒立实业的出手和本周市北高新的问询,这两大反弹的绝对MVP也应声大跌。

 

所以小财神一直说,中国的事情,从来都是“一管就死,一放就乱”。

 

而引起上周题材股出现明显的降温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减持。

 

从最早的恒立实业到光洋股份,再到最近引发众怒的博天环境,随着这轮反弹,股价明显上涨后,减持开始扎堆而至。

 

有数据统计,11月以来,共有160家公司发布减持公告,减持股数超过20亿股。

 

减持的主力军是5%以上股东以及控股股东,计划减持的规模达14.30亿股,占比达71%;而这其中有超过10家公司是第一大股东和实控人及其一致行动人的减持。

 

很显然一个刚刚从“ICU”出来的市场,即便最近出现了不少短期暴涨2倍、3倍的妖股,也是无法承受那么多不顾吃相的股东减持的。

 

最后说个有意思的数据,在上周大部分市场参与者的市值都出现了回撤的时候,6只战略配售基金躺着就把钱给赚了。

 

今年7月5日设立的6只战略配售基金,最新数据显示,6只基金成立以来盈利均超1%,其中2只单位净值增长率已经超过3%,还有2只接近3%;盈利金额合计高达30亿元。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阿尔法工场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评论

发表

回复“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

回顶部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