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30日,腾讯控股(HK:00700)发布《腾讯启动战略升级:扎根消费互联网,拥抱产业互联网》,将七大事业群进行重新整合。
干掉三个:
移动互联网事业群(MIG),社交网络事业群(SNG),网络媒体事业群(OMG)。
保留四个:
企业发展事业群(CDG),刘炽品负责金融和投资,刘胜义负责广告;
互动娱乐事业群(IEG),领头的是马晓轶,调整后只剩游戏业务;
微信事业群(WXG),张小龙的微信基本没啥变化,只拿出了公众号和朋友圈广告;
技术工程事业群(TEG),领头的是卢山,没啥技术的腾讯以后会花大钱搞研发了?
新建两个:
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领头的是汤道生,主要业务是腾讯云和智慧零售;
平台与内容事业群(PCG),领头的是任宇昕,关键词是账号体系和信息流,又一个“打头办”?
看到本次大刀阔斧改革(确实是大刀阔斧,除了微信和技术工程事业群,其他都是动的比较大),不少投资人认为,“腾讯马上要拳打头条、脚踢阿里、大搞ABC(AI/BigData/Cloud)拓百年基业!”
等等,以上关于未来的想象可能都没错。但是,但是,做过企业管理的人都知道,改革就等于阵痛,改革就等于中短期的混乱。
接下来半年到一年时间,腾讯都将处于混乱期。首先是各种业务线的整合就要了亲命,我以新组建的平台与内容事业群(PCG)举个例。
组成PCG的兄弟们那是来自五湖四海,原互动娱乐事业群(IEG)的腾讯动漫、腾讯电竞、腾讯影业、阅文集团;原移动互联网事业群(MIG)的QQ浏览器;原社交网络事业群(SNG)的QQ、QQ空间、QQ看点、企鹅电竞、微视;原网络媒体事业群(OMG)的腾讯视频、天天快报、企鹅影视、企鹅号等;还要建立打通不同业务的账号体系。
光是把上面那些业务绑在一起,梳理好,工作量就不小了。但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最难弄的是同类业务合并,比如像腾讯影业、企鹅影视、甚至还有阅文旗下的新丽影视,怎么搞?几个影业公司不知道怎么合并不是单一情况,像人工智能方面的三个实验室(人工智能实验室、优图实验室、微信里的AI团队)又怎么整合?
还有人事,各事业部的头头到是分好了,但底下的人怎么弄?谁来谁走,岗位职级等等东西都要争,而且一些特殊部门(像QQ这种发家业务线)里的人是很难调整的。
我们说基本面,但中短期其实没有什么基本面可言,若未来一年业绩平平甚至倒退(很有可能发生),股价会怎么走?尤其是叠加不景的经济下港股漫漫熊途的压力,大权重腾讯会怎么样?
说实话,即使说长期的愿景,谁有能对确定性言之凿凿呢。
既然基本面那一套可能已经失效了,现阶段决定股价的主要是资金面和技术面。
截止10月10日,腾讯股价九连跌,收盘创15个月的新低,也创出了上市以来最长的连续下跌。而现在回头一看,30天均线已经成为了这个亚洲股王难以翻越的压力。
从目前日线看,所有均线都对股价形成了巨大的反压,年线也已经开始向下拐头。广大腾讯的忠实投资者必须要面对这个现实:亚洲股王10年牛市已经宣告结束。
腾讯到底会跌到什么价格,相信到今天一切的基本面分析已经失去了意义,趋势决定了腾讯的股价。
而对于腾讯这一***熊市的第一目标价,应该就是高点下来完成股价的腰斩238元;同时与此颇为契合的是,目前200周均线也正好处在240元。
但熊市往往会跌过头。如果我们用更为悲观的预期来判断的话,60月均线即210-220元区域,成为它最终的落脚点也并不过分。而这个区域趋势,恰恰是腾讯2016年底进入到主升浪的启动区域。
评论
发表
回复“”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