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9月20日)和一个在拼多多(NASDAQ:PDD)上卖手机贴膜的商家聊了一下,从某个群体的商家角度了解了一下拼多多。
商家入驻很简单,但后期的规则很多,对商家的控制很严格(类似美股,想象一下以后拼多多商家也有一个美股大牛市的爆发):类似发货限制48小时,超过就要罚钱;刷单限制还是比较严格,有刷单的话容易降权;假一赔十,不时有买手去购买检测,随后如果出现假产品那就按照历史全部的销售量来给客户赔付;100个客户以上,如果有50%客户5分钟回复不到,就罚款1000等等。
可以看出,拼多多在商家和客户之间,会偏向于客户。并且看黄总的发言,也是对消费者体验会进一步提高。(关于这点其实和很多人感觉不同,因为拼多多之前最多的新闻就是低价假冒伪劣,很容易给人那种菜市场的脏乱差感觉,实际上内部的管理好着呢,而且黄总一直强调要加强用户的体验。)
在广告推广中不公布算法的数据,刷单出来的销量效果也不大,权重不明确。所以对于商家而言,只能用心经营,把产品和服务做好,减少投机的做法。这个对拼多多吸引商家入驻是非常有帮助的,新的商家完全可以通过过硬的产品和服务获得流量,而不必花费高额的广告费。
目前获客成本还是比天猫淘宝低很多,而且阿里巴巴(NYSE:BABA)主推天猫,流量很贵。一些目前在淘宝系获取不了足够流量的,都在往拼多多去做。所以当前在拼多多做生意虽然单价低,但是推广获客的成本也很低。加上流量还是非常充足的,规模效应明显,快递也能压一定的价,盈利不错。这样看来对阿里还是会有影响,会把这些商家吸引过来。而阿里自己搞的一些类似拼团的东西,其实对他们本来的产量客户效果不明显。
他们跟中通快递深圳的人了解了,很多拼多多的发货都是去西南或者3-8线的城市。
客户的复购率不错,因为东西便宜。例如手机贴膜,因为便宜,所以消费者很容易在稍微有点花的时候就换一张。
但交流中也发现如果商品的定价高了,或者商品火热的时候提价,很容易就卖不动了。这说明拼多多升级提高产品价格提高客单价或者引入大牌,还是有不确定性的,目前的客户群体可能对价格还是非常敏感。
总体而言,拼多多是个非常有理想追求而且有执行力的公司,做成手上的事情就非常NB了。但是对于更长远的(类似吃掉阿里京东份额,升级),就也有看不清的地方,很值得关注。
作者在雪球设有同名个人专栏
评论
发表
回复“”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