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运营商BI业务起家
东方国信上市的时候主营业务是做电信运营商的商业智能软件,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数据分析辅助运营商进行业务决策(比如怎么制定套餐流量和价格)。
BI(商业智能)的作用有四个:信息获取、分析决策、精细化管理和服务与营销支撑。东方国信的产品主要有呼叫中心、企业数据平台、数据分析平台、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公司的招股书里面一直提示行业依赖风险,就是公司业绩高度依赖于运营商的IT支出(国信的最大客户是联通,其次是电信,最差是移动,电信运营商的IT业务特点后面再说)。后面公司一直表示希望能够降低对运营商单一行业的依赖,最终方式就是买买买。
运营商IT系统包括哪些内容?支出有何特点?
如下图所示,我们可以把运营商的IT软件分为几类:业务支撑软件(BOSS软件,主要包括计费系统、CRM、语音门户、互联网门户)、运营支撑软件(OSS软件,主要包括综合服务和网络管理)、管理支撑软件(MSS软件,主要包括OA、知识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物资管理)。
为什么把这些记不住的东西列出来,是因为A股还有些公司做类似业务,比如思特奇(SZ:300608)做电信运营商的业务支撑软件。
运营商的IT支出有比较明显特点:
第一个是逐级分层。集团定了规范以后,各省进行单独招投标,所以利益关系纠结,山头林立,中国联通(SH:600050)的两个省可能用的是不同供应商的业务支撑软件,如果你想跨省扩张怎么办,要么就慢慢来,要么就是并购当地的软件供应商。
第二个是付款较慢。所以我们看到东方国信的现金流一直比较差,每次调研都会被问。
扩张之路,买买买
东方国信从2012年开始进军非电信行业,这一年实现非电信行业收入3063万,占比仅为10%。
可能是觉得太慢了,2013年并购了北科亿力和科瑞明。其中北科亿力是做冶金大数据分析的,一直是东方国信工业业务的主要组成部分。科瑞明做银行BI解决方案。
2014年国信又收了屹通信息,这公司为银行提供金融大数据解决方案。2015年,公司收了海外公司Cotopaxi(做工业大数据),炎黄新星(精准营销),增资海芯华夏(农业大数据)。一连串动作让人眼花缭乱,可以说是2014-2015年计算机并购大潮中的弄潮儿。
目前来看,北科亿力和屹通信息质地不错,公司选择并购标的的能力还可以。2018年中报,公司金融业务高增长,主要就是依靠屹通信息。
工业互联网排头兵,但概念已被GE证伪
我认为,东方国信的市值管理一定有高人指点,2015年开始,公司再也不谈起家时的商业智能业务,而是全面改口大数据,年报里面再见不到商业智能四个字,言必谈大数据。2018年初工业互联网概念兴起,公司又跟着炒了一把。
所谓工业互联网,本质上还是希望企业数据互联互通,能够提升生产效率。但首先要解决企业数字化改造和上云的成本,所以政府打算搞补贴,补贴大部分是以代金券(抵扣年服务费)的方式发放。
当前宏观经济增速下滑,制造业举步维艰的时候,我觉得谈这些东西都是扯淡(当然,政府补贴会有一部分流到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手中,我估计今年能有几千万,但归根结底不可持续,中报还没有看到体现)。
建筑信息化的BIM(建筑信息模型)故事都讲了那么久,政府也在补贴,现在还不也就这样。君不见,工业互联网先驱通用电气(NYSE:GE)都要出售Predix工业互联网平台了,原因是投入和产出不匹配。
当前熊市环境下,任何撇开业绩空谈概念的东西都会跌回原型,因为熊市不相信故事。从估值角度说,这两年公司业绩增速估计也就是20%-25%之间,当前价格对应2018年估值25倍,比较合理,不算低估。
作者公众号: 蛀书狐狸(ID:guhailixunhuan)
评论
发表
回复“”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