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整个资本市场其实都是处于一个多事之秋的状态。
可以看见像港股、美股以及A股市场,波动率都在上升,资产价格也在下跌。可以说,市场在进行一个非常大幅度的回调或者调整。
尤其是在去年总体的回报率那么高的一个情况下。要知道去年恒指的回报率是在30%左右,基本上可以说是港股的一波牛市。
在这个调整当中,科技股的调整是非常迅速和猛烈的。尤其是港股的腾讯(HK:00700),也进入了一个非常强烈的调整阶段。除此之外,美国的中概股这样一批以科技企业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也在经历非常大的股价调整。
其中一个比较大的特点就是市场给的估值开始变低了。这里面有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在于可能市场风险偏好提升了之后,它们对净利润的看重开始多于以增长带来的预期收入的估值情绪。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市场放缓之后,整体科技公司的增速都在下降。那么市场整体板块的估值下降也是一个可以预见到的事情。
其实去看微博(NASDAQ:WB)的月K线,就可以看到它已经连续六个月下跌,也就是说过去半年微博的回报率都是负的,然后走了一个非常典型的头部形态。
这也是一种非常典型的从戴维斯双击到戴维斯双杀的状态,说明微博的业绩增速开始不符合市场预期,而且市场之前给了非常高的一个业绩增速预期,导致在业绩增速被证伪了之后,就开始进入一个估值和业绩都被市场下调的状态,从而股价面临一个急剧的调整。
纵观整个市场情绪,其实对微博的担心主要集中在两个点上。
第一个,就是微博的月活数据增速开始不如预期,市场担心它的营收会随着月活增长的下降而同步下降。
虽然最新的微博季报里披露,微博的收入增速依然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8%。但是我们看微博的一个月活数据增长数据可以发现,它的同比月活增长的幅度开始进入非常大的一个降低状态。从最开始的2017年第一季度,30%的同比月活增长数据,下降到了2018年第二季度的19%,创造了季度最低的同比增长数据记录。
那说明这种增长速度的放缓,使得市场很大一部分程度开始担心微博的用户规模天花板开始越来越近了。
因为即便最新一季度的季报披露微博的月活数据突破了4亿,在中国内地作为少数几款能够达到4亿MAU数据的一款互联网产品,微博用户增长数据的放缓,也有可能意味着整体用户规模的见顶。
那如果4到5亿是微博整体的市场规模的话,那么它就很难去承担一个更高的市值或者说想象空间。因为毕竟像腾讯的微信有10亿的月活数据,基本上是中国所有的互联网用户都会装的一款软件。那么微博可能就无法达到这样一个体量级。
而在用户群体触达方面,微博很早就用手机预装这样一种形式去触达三、四线城市用户。那么如果连这一批用户都开始进入一个渗透率饱和的状态,那么很可能它的增长空间就开始被市场进入一个急速的调整状态。那么这是微博被市场担心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在于以整个互联网产品的竞争开始越来越复杂,尤其是在争夺用户时间使用这一块战场上面,出现了非常多的稀奇古怪的产品。微博作为一个已经有八年左右历史的互联网产品,可以说是一款比较古老的产品,那么市场会担心微博的一个核心竞争力。
尤其是以抖音为代表的今日头条系的互联网产品,他们在今年一年的时间里,实现用户的使用时间大幅增长,从4%左右增长了10%左右。
那么像微博这样的一个互联网产品,一旦在用户使用时长上受到挑战了之后,活跃数也会下降,最终也会影响到微博的广告营收,甚至更有可能微博被一些别的互联网娱乐产品给替代掉,完全被市场抛弃,就会有一个更严重的后果。
所以基于这两点的担忧,市场就开始对微博进行一个非常长期的调整。不过总的来说,微博作为一款在国内少数能够实现月活跃用户超过4亿,同时单季度收入超过4亿美金的互联网产品,既有庞大的用户规模网络效应,又有非常强健的现金流收入,在整个新经济产业里面都算是比较不错的一块资产。
那核心的问题,可能还是一个定价问题。所以怎么去看微博的估值,以及你怎么去通过一个互联网产品之间的竞争去判断微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看待微博的角度。我觉得很多时候都不是资产的问题出了非常大的状况,而是价格上面出了很大的问题。那么后续呢就会就微博披露的数据,就其整体的资产情况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作者微信 516865872)
评论
发表
回复“”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