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平台转好趋势明显,网贷行业分水岭真的到来了

美股宝贝

2018-08-30 08:23:52 

如今正是中国网贷行业的理性回归时期。

 

银保监会发布网贷平台相关的合规指引,旨在让真正从事网贷行业的合规平台健康发展。此番过程无疑是曲折的,却也是发展的必经之路。

 

8月29日,宜人贷(NYSE:YRD)公布了2018年第二季度财报。二季度,促成借款量同比增长38%。线上财富管理业务宜人财富也继续保持稳定的增长趋势。

 

在相对波动的市场和商业环境下,那些能够提前跑到头部的合规平台,便能脱颖而出。

 


行业出现分水岭,头部效应凸显


 

从互联网金融的生态环境看,监管的收紧正推动着行业的分层效应。

 

据第三方数据显示,11家平台17年呈现盈利状态,其中宜人贷和团贷网连续三年持续盈利,拍拍贷的盈利数额最大,为14.77亿元。

 

而在行业的尾部,在刚过去的7月份,涉及清盘、立案等类型的问题网贷平台数量至少有123家。

 

而一些问题平台则出现了参与度的下滑。第三方数据显示,7月份,行业活跃投资人数、借款人数分别为334.34万人、375.17万人,环比分别下降18.13%、13.79%。

 

这其中,合规性、稳健的运营以及盈利能力便是重要的分水岭。

 

可以看到,在网贷天眼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7月上市系网贷平台排行榜》上,共有26家平台上榜,其中陆金服、宜人贷、拍拍贷位列榜单前三。

 

 

分出了优胜劣汰,资本自然会涌向在向合规且风控能力强的头部机构。

 

作为行业第一家赴美上市的中国金融科技企业,宜人贷便受到了资本市场的追捧。可以看到8月17日的一根放量大阳线,是资金进场的明显标志。

 

 

第二季度,宜人贷总净营收为人民币15.196亿元(约合2.296亿美元),同比增长28%。促成净营收增加的因素主要为贷款发起量增长以及资产管理总额增长。

 

趋严的监管不仅在筛选着行业中的佼佼者,同时也在提高行业的准入门槛。特别是一系列为降低金融风险的去杠杆措施,以及收紧的网贷市场流动性。

 

提高的门槛使得问题平台、较小参与者加速退出;但对于已经处在前10%-20%左右的头部的平台来讲,这无疑是一利好。

 

头部平台不但吃下了退出的小平台的市场,也加宽了其护城河。

 

宜人贷在第二季度促成借款总额117.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8%,其中23.4%的借款金额来自于重复借款人,表明用户粘度不断增加。

 

行业内的资源向头部机构转移,而头部机构重视合规,风控能力强,有品牌认同。这便使得网贷行业逐渐形成了良性循环。

 

在业务稳健发展的同时,宜人贷促成借款的风险也有所下降。截至2018年6月30日,逾期超过30天的借款逾期率为2.5%,较截至2018年3月31日的2.9%有明显下降。

 

而这也受到了行业的认可。近期,宜人贷与高盛、百度以及全国三家互联网银行之一的新网银行等机构达成合作,覆盖技术、资金、资产等方面。

 

除了外部环境的转向在不断利好宜人贷,更重要的是宜人贷也在积极布局线上运营。

  


获客渠道转向线上


 

宜人贷的收入结构并不复杂,目前有三条业务线,即借款端的宜人贷、投资端的宜人财富、科技能力共享平台(YEP共享平台)。

 

借款端的服务费依然是宜人贷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服务费的增加有赖于借款规模,而借款规模增加则有赖于获客能力提升,产品能满足客户需求,以及有效的风险控制。

 

从此季财报中可以看到,宜人贷的获客正不断转向线上。76.3%的借款人通过线上渠道获取,线上渠道促成金额100%来自移动端。出借行为100%通过公司的线上平台完成,其中96%通过宜人财富手机APP完成。

 

宜人贷获客向线上的转移,提高了其获客效率以及获客能力。而这也是未来服务费继续增加的重要信号。

 

在效率提升的同时,贷款质量和逾期率方面也出现了好转。

 

二季度,I、II、III、IV、V级贷款在公司产品组合中所占比例分别为9.0%、26.9%、27.2%、20.7%和16.2%。这与一季度相比,I、II级的比例都有提升。

 

此外,逾期率方面,财报显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宜人贷过期贷款15-29天,30-59天和60-89天的逾期率分别为0.8%,1.2%和1.3%。其中,宜人贷逾期超过30天的借款逾期率为2.5%,较截至2018年3月31日的2.9%有所下降。

 


在宜人财富方面,第二季度,用户平均在投金额增长至13.9万元,平均出借周期约为10个月。同时,宜人贷也通过线上、线下投资者教育,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客户关系。

 

金融科技能力共享平台YEP已和多家机构展开广泛合作,向行业输出科技、风控及获客能力。

 

这些业务板块增长的背后离不开持续的技术投入。

 


持续的技术投入,用户体验提升


 

自创立之初,宜人贷就凸显了金融和科技的双重基因。

 

2013年9月,宜人贷借款APP上线,成为国内首款能够实现借款全流程在移动端操作的应用。

 

从2013年底,宜人贷便开始探索互联网大数据的风控体系的建设工作,并独创了一套大数据智能决策引擎。

 

此系统通过广泛采集多维度信息及用户授权数据进行交叉比对,从而实现线上风险控制。

 

2014年8月宜人贷推出宜人财富App。用户可直接在App实现投资的全流程操作,能够通过移动设备,随时随地进行投资、查看收益。

 

同月,宜人贷借款App推出极速模式借款服务,基于大数据风控创新,用户仅需在移动设备简单操作三部进行信息授权,便能够在1分钟获知预估额度,10分钟内快速批核。

 

2015年6月,宜人贷联合广发银行达成网贷资金存管业务合作。

 

此季度,宜人贷又将大数据、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应用于业务全流程,线上获客和服务能力不断增强。这使得用户体验不断提升,用户粘性进一步增强。

 

持续的投入也加大了成本的增长。在财务报表中,宜人贷的主营业务成本增长了57.7%。

 

其中宜人贷第二季度发起和服务成本同比增长57.8%,为人民币1.470亿元(约合2220万美元),相比之下2017年同期为人民币9310万元。

 

第二季度发起和服务成本在宜人贷期内促成的借款金额中所占比例为1.3%,高于上年同期的1.1%,主要由于公司在贷款收回方面作出了更大努力。

 

通过“智能系统+专业坐席”的主动营销和服务模式,宜人贷引领传统电销和客服行业变革。

 

在非技术和服务方面的支出则在减少。二季度销售和营销支出在宜人贷期内促成的借款金额中所占比例为6.8%,与去年同期的7.2%相比有所下降。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从今年开始,宜人贷采用了新的会计准则ASC 606。如果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宜人贷第二季度调整后净利润为人民币4.405亿元(约合6660万美元),与2017年同期的人民币2.691亿元相比增长64%。

 

在网贷行业的整合期,宜人贷还能保持38%的借款人促成借款总额的增长以及64%的净利润增长,足以显现宜人贷的雄厚实力。

 

宜人贷CEO方以涵表示,“下半年,我们将专注于资产端的信用风险管理,优化出借人结构,拓展更多的机构合伙伙伴,保持宜人财富强劲的增长势头。此外,我们将继续加大技术投入,吸引更多人才,为宜人贷的长远发展夯实基础。”

 


评论

发表

回复“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

回顶部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