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7月31日)闲来无事,想看看目前市场上有多少破净股,这不查不要紧,一查还真发现了不少东西。
首先呢,我先搜索了现在pb(市净率v)小于1的股票有多少?
193支啊,这说实在话这已经不少了,大家可能还不敏感,所以我又分别查了过去三年的情况。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从以上这些我们发现,今年的破净股可以说是比较多的了,这也从侧面是不是说明今年有更多的投资机会呢?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
破净主要分布在哪个行业
“破净”顾名思义,其实就是公司目前的市值小于公司的净资产。所以说我们常常用pb<1这个指标来代表“破净”。
根据上面统计出来的数据(大家也可以自行验证)我们发现,破净主要分布在重资产或强周期的行业与公司,比如房地产,钢铁,机械,银行,等等。
这也很好理解,因为pb的分母是净资产,而市场对于重资产的公司估值普遍来讲就都不高,在加上市场环境悲观,或者行业周期不景气很容易对这些公司产生“破净”。
破净应该注意什么
那么问题来了,破净股这么多是不是有更多的投资机会呢?
每当遇到这样的机会,有很多投资者就会特别兴奋,总会迎来一小波的“淘金”大潮。理由也很简单,因为随着熊市行情的深入,会出现越来越多的破净股,这里面有不少公司被严重忽视,是,确实,有不少投资者从中获得了不错的收益,历史也证明,大面积的破净股的出现往往是市场行情的较低位置。
但先别高兴太早,如果我们不擦亮眼睛很容易被这些“破净”股误导,很容易导致决策失误。
为什么呢?请听我细细道来。
“破净”“破净”最重要的因素当然就是净资产了,净资产我们在讲财报的说过这样一个关系:
其中股东权益就是净资产。
也由此我们知道一个公式:净资产=资产-负债。
而pb=市值/净资产,大家想一下,如果净资产太高,那么pb就会很小,但是影响净资产变高的其实最关键的是资产增多,因为资产多所以资产-负债就会变高,从而导致pb变小甚至小于1。
大家缕一缕这个逻辑。
好,我们继续深入。
上图是一张完整的资产负债表,事实上,在资产里面最容易注水分的其实就是我红框标注的地方:应收账款;存货,和无形资产或者商誉。(其他数据也有注水的可能。)
而如果一家公司的应收账款增多,占资产的很大比例比如说50%以上,那么资产增多,伴随这净资产也跟着增,最后导致pb小于1。同样的例子还有存货增多,无形资产增多。
虽然它们在会计准则计算的时候归为资产,但是用你我的常识都知道他们说白了就是些具有高度风险的资产。
所以我们在考虑净资产的时候,一定要审视公司的负债表,要仔细的排查,特别是在pb低的离奇的时候,要注意这些高风险的资产。也因此我们在面对破净股的时候要保持一个谨慎的心态。
ps:同样的道理,未来只要涉及有关净资产的东西,比如净资产收益率(ROE)都值得我们这样思考,去判断资产的水分。
破净股该怎样投资
破净股俗称“烟蒂股”,每个人对这类股票的看法不同。
这里,先听听我的逻辑:“破净股”其实和便宜股类似,你想啊,投资如果这么简单,单单凭pb<1这个指标来买股票的话,那大家都发财了,而且根本论不到我们就已经被别人提早发现最终回归到合理股价。事实上投资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这让我想起了黑格尔的名言“存在即合理”。我们看到了市场上有很多便宜股,破净股,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他们的破净难道就不“合理”吗?难道就没有原因吗?
所以我们在面对这些股票的时候最好抓住他们为何“存在”的逻辑点,简单来说就是要考虑某公司的“破净”是系统性环境影响的(行业周期,市场环境……)还是公司自身经营不善导致的(资产水分,盈利能力……),如果是后者我们就要擦亮双眼,抓住这一个点就可以了。
理解了我上面所说的,其实不用我说你也应该清楚该怎样投资这类股票,你去看吧,市面上所有关于这类投资的建议,都是围绕这一个点的。
但这里,为了文章的完整性我还是说说我的建议吧:
1,判断公司“破净”是因为外在因素还是自身不抵,排除自身有问题的公司。
这里要重点看公司的资产水分,还有就是经营不善的公司(如果一家公司本身每年还赔钱,你说你买它干嘛。)
2,关注公司的成长性;剔除那些短期内已经没有生机的行业/公司比如某些夕阳行业。
这里面不乏有些公司本身并不是很差,但是受到了行业周期不景气,难免会出现pb<1的情形。
3,最好选取不同行业的几家公司,每个行业建仓比例不要超过30%,创建一个小组合。
这些公司时常不受市场看好,市场预期往往不高,所以如果只买个股话,你很容易掉到“大坑”。当然如果你自认为你有能力避免这种大坑,那么请忽略这一点。
最后要说的是,我的建议仅仅为一家之言,投资最忌讳的就是生搬硬套,理解其内在逻辑更重要。
评论
发表
回复“”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