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金刚线上市公司,上涨就是逃命机会?

治雨

2018-03-12 10:33:52 


 

最近我的一篇文章——“单晶VS多晶:谁会在2018年胜出?里面,关于金刚线的一个小观点,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我在文中说,金刚线将会从去年的0.2元每米,下滑到今年的0.1元每米。


这里我就做进一步的解释。


01

需求饱和


首先我们要思考的问题是:金刚线这个行业的市场容量有多大?


这个当然和全行业的需求量有关。


按照我先前的文章的测算,今年全球光伏装机90到95吉瓦。按照每章硅片平均4.7瓦的功率来计算。全年的硅片需求量约为200亿张。


这里面我们还要特意区分一下单晶和多晶。因为单晶硅片需要的金刚线更少,每天需要少于一米的金刚线即可;而多晶硅片目前耗材较大,每片需要1.7米的金刚线。


预计今年四季度的时候,单晶硅片的市场份额就会突破50%,所以单晶硅片市场份额提升,对金刚线这个产业是不利的,会减少耗材的使用。


总的算下来,全市场的金刚线需求量约为300亿米,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目前大家的工艺水平都在优化,单张硅片切割的过程中,所需要的耗材越来越小。


根据大家的路线图,未来每张单晶硅片所需金刚线耗材0.6米,多晶硅片经过优化后,每张硅片耗材需要1.2米。


如果是未来优化到理想状态。金刚线的总需求量会进一步萎缩到200亿,即便按照当前每米0.2元的价格来计算,金刚线这个行业的总的容量也才40亿元。


而如果按照我说的价格,每米价格降低到0.1元,那么整个行业的空间和容量值萎缩到不到30亿元。


金刚线的改造高峰在去年的四季,目前已经没有任何砂浆硅片,金刚线的普及率,已经实现了100%的跨越。


也就是说,此时此刻就是金刚线的需求高峰了,伴随着大家进一步的产能优化,单位耗材越来越少,


预计随后几个季度,市场的总需求处于持续的萎缩状态。那个时候大家就可以见到利润严重萎缩的报表了。


02

竞争激烈


一个不到30亿元的总的市场下,却有四家上市公司。分别是三超新材(SZ:300554),岱勒新材(SZ:300700),东尼电子(SH:603595),易成新能(SZ:300080)。


此外,还有金刚线的真正龙头企业杨凌美畅一家占据50%的市场份额的公司没有上市。


对于一个这么小的行业,相关上市公司显得太多了,太拥挤了。


03

估值太贵


目前相关上市公司估值太贵了,没有合理依据。所谓高增长的预期,也必将只是虚幻。中国没有做空机制,本着良心说出客观事只是为了良心能安。


金刚线的相关上市公司会在不久的将来变得一地鸡毛。现在任何的上涨都是绝佳的逃命机会。

 



评论

发表

回复“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

回顶部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