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租车:黄金坑、偏见与机会

人大相食

2018-03-05 01:55:29 



周末翻了两份“难看”的报告,竟让我对神州租车(HK:00699)的未来有了几分期待。

 

一份《神州租车2017年财报》,首页显示“主业停滞,净利下滑”;

一份《神州优车2017年业绩预告》,预亏“几个小目标”。

 

你内心OS是不是这样,“业绩这么战五渣,还要看好,莫非是疯逑了?”——先别下结论,看完全文之后,结局要么是你把我送进康宁医院,要么是我为你捡到一只好股票。

 


为方便后续阅读,贴一张股权、业务简图,两者通过线条相连处为交叉持股或关联交易:


 

01

“专车”砸出来的坑

 

2014年的神州是租车领域的“中国神车”,其租赁收入中80.1%收入来自个人短租(90天内),16.3%收入来自企业长租。

 

神州租车每年增速达到30%以上,眼见它的市占率5%、6%、7%蹭蹭蹭的往上提。

 

随后的2015年,网约车风口到来,神州租车也迎来了一道坎。

 

当年1月28日,关联公司神州专车(租赁神州租车的汽车)在全国60座大城市同步上线,与行业内的另一家公司,打响轰轰烈烈的补贴大战。

 

到如今 “阶段性”结果(最终的胜负,可能要等到无人驾驶技术成熟才见分晓):神州专车战略收缩,专注于高端网约车。

 

这一个收缩,等于是给神州租车砸了个坑,后者有点难受。文首第一张图显示,2017年神州租车的车队租赁业务下滑42%,这几乎让其整体的租赁业务毫无增长。

 

但表象之中往往隐藏着机会。

 

 

02

至暗时刻已经过去?

 

我注意到,神州租车2017年财报中,全年租赁专车的车辆大幅下滑:

 

车队租赁2016财年2.433万辆、2017年Q1为2.176万辆、2017年Q2为1.616万辆、2017年Q3为1.117万辆、2017年Q4为1.311万辆。

 

但有一个细节不可忽视,2017年Q3、Q4之间,车队租赁的车辆有一个回升。这说明什么,看过《大时代》的朋友肯定要说,什么都说明不了,只不过是技术性调整。

 


是的,假如神州专车继续收缩阵线,车队租赁小幅回升当然只是技术性调整,可情况并不是这样。

 

神州专车的车队会稳定甚至增长,原因是它已经开始盈利了(严格来说是母公司神州优车盈利)!不可思议吧,上一年神州优车还巨亏36.69亿。是的,真的盈利了:

 

神州优车2017年H1亏损4.99亿元,而全年亏损收窄为2.6亿-3.4亿,这说明下半年盈利1.59亿-2.39亿。

 

钱包告诉我(坐神州专车上下班,最高峰是两周1000块就没了),只要摒弃“充多少补贴多少”的战术,挣钱真的很容易。毕竟车费覆盖司机工资、油钱和折旧的问题还是不大的。

 

最坏的时刻已经过去,只要专车企稳,个人短租业务自然会拉动业绩。那么,神州专车砸出来的,未尝不是一个黄金坑?

 

03

个人汽车租赁的黄金年代

 

据艾瑞咨询《2017年中国租车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12年至2019年,中国租车行业CAGR(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7.7%,市场还有很大的向上空间。

 

以美国市场为参照,你看看这么几个数据。

 

2016年中国汽车保有量1.79亿辆,而驾驶员有3.1亿人。同期,美国汽车保有量2.5亿辆,而美国总人口才3.2亿人;

 

中国市场暂时以长租市场为主,短租不足30%,而美国25天以内的短租占70%-90%。

 

从保有量看,中国的汽车需求有很大一部分未满足;从汽车租赁结构看,短租还有极大的空间。中国租车行业将迎来黄金发展时期,这也是神州租车的黄金年代。

 

如是背景之下,神州租车的个人汽车租赁业务,又开始新一轮的扩张,2017年:

 

覆盖城市从年初93个,提升到117个,增加了24个;

车辆从6.295万辆,提升到7.991万辆,增加了1.696万辆;

这期间,租赁天数同比增长64%,车辆利用率上升9个点至创新高66.7%。

 

2018年神州租车的脚步不会停下,除此之外,还将于Q2在全国上线“汽车分时共享服务”,进一步提高车辆利用率,提高盈利能力。

 

随着业绩的改善,市场预期也会有一定的修正。

 

04

偏见总会消弭

 

自从被乐视伤过后,很多二级市场投资者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他们有几个特点:

 

言必称关联交易;

开口闭口互联网平台思维,重资产模式必败;

不骂“烧钱”无以显示自己超前预见性。 

 

 

而很“不幸”,神州租车也或多或少的沾了边——租车业务和专车业务的关联交易;神州租车的重资产模式、神州专车的重运营模式;专车的补贴大战疯狂烧钱。

 

投资是一种很奇妙的事,大多数人的想法常常是集体错误。

 

试问,存在关联交易的公司股价就不涨?

 

抱着这种想法,你肯定错过了吉利和长城这两只牛股,前者转移研发费用,后者转移零部件成本。

 

神州租车和神州优车(2017下半年)双双盈利,再说关联交易转移亏损就牵强了。都是公众公司,各自都要对股东负责,没法轻易无视公允价值交易的。

 

关联交易要辩证的看,公司运营模式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从阿里开始,互联网平台模式火了十年,但这一年还不是开始拉拢收买线下重资产零售?

 

反正单看神州租车的商业模式,绝对跑的通。你合计合计,七八折买车,扣除折旧之后车能平价卖、甚至溢价卖(2017Q4二手车成本销售额比为99%)。算上其它的人力、店面成本,租车仍是一笔好生意。

 

举个栗子:


神州租车APP上的雪佛兰新科鲁兹原价大概12.5万元,一般用两年半到三年就卖了。


因为是平价卖,按直线法每年折旧也就每年(9.3-7.23)/9.3/2.5=9%(平均采购价9.3万/辆,平均卖价7.23万/辆),每天的折旧费30.8元,算上66.7%汽车利用率,每天折旧费修正为46元,而神州租车APP上这辆车每天租金是194元,盈利十拿九稳。


神州租车TO B业务车队租赁每天的收入更高(车也gen),平均用车1.56万辆,收入12.35亿元,每天每辆车216元。再进一步想,以我自己每单50元以上的使用情况看,专车要保证盈利,每天跑了7、8单就够了。

 

不过呢,其实不用想这么复杂,你只要知道神州租车能持续的盈利,神州专车走高端路线也能盈利,这就够了。

 

但很多人搞不懂啊,他认个死理“反正你又做这个,又做那么,就一定是烧钱搞生态,马上会破产,下一个乐视”。

 

但哪有新业务不烧钱呢,互联网上烧的钱,算钱么——携程去哪儿的OTA大战、美团大众的O2O大战、58赶集的本地生活大战,优酷土豆的视频大战。

 

钱算什么,行业地位才重要,怕花钱说白了就是格局小。(神州优车资金充足,2017年敲定新三板最大定增案,获人保、银联及浦发等机构70亿战略投资;而神州租车账上现金高达49亿元。)

 

 

当市场对神州租车的偏见消弭,而业绩从专车砸出的黄金坑里爬出之时,我们是否应该把握住机会?当然,嗯要把握,但前提是不付出过多的溢价。

  

05

此时此刻的价值

 

如果论到投资亏钱折本的原因,恐怕绝大多数答案都是“买贵了”,那么神州租车贵不贵呢?

 

2017年,神州租车收入77.17亿元,净利润8.81亿元,经调整后净利润为6.13亿元。经调整指的是国际与非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调整即减去了以下项目的盈亏:

 

股权支付的薪酬,各类投资(权益股及可赎回优先股、非对冲衍生品)的公允价值变动,应占联营公司利润,汇兑损益等。

 

2018.3.2,神州租车总市值为151亿港元,净利润对应PE为13.9(已考虑人民币兑港币汇率),调整后净利润对应PE为19.9。

 

这个估值是高还是低?拿一嗨租车作比再合适不过,注意:

 

不用赫兹租车作比较,是因为作为传统美国租车三巨头的市场占有率超90%,市场已经进入成熟期。而中国租车市场,离成熟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两者估值模型不可同日而语;

 

另外,美股里中概股的低估值与港股的低估值应该是一个水平线上。

 

一嗨租车2017年中报显示,可用总车队规模为4.553万辆,往前推四个季度的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24.02亿元,净利润0.97亿元。目前一嗨租车市值为8.13亿美元,PE值高达53(已考虑了美元兑人民币汇率)。

 

神州租车的相对低估显而易见,再基于对未来的信心,公司一直在大力度回购:

 

截止2017年末,神州租车共回购2.02亿股,占已发行股本约9.29%,花费金额达14.37亿港元,平均回购价为7.12港元,而目前股价7.01元。

 

专车砸出了神州租车的黄金坑,市场偏见将逐渐消弭,与同类公司比价更显低估,公司又集中火力回购。你觉得此时的神州租车,是个好机会吗?


 


评论

发表

回复“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

回顶部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