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到1元再加仓20000股。不到不加。初步这样的想法。”这是两个多月前的11月20日,一位名为“炒股为发家”的股民,在某股票论坛上对*ST海润(SH:600401)留存下的文字记录。
当日,*ST海润报收1.25元。
就在昨日(2月1日),跌停收盘后,*ST海润的股价定格在0.97元之上。这位股民终于迎来了其计划中的加仓时刻之际,A股亦因此迎来了近12年以来首只跌破一元的“仙股”。
*ST海润何以“成仙”,其身后尚有多少魅影跃跃欲试?顺着各路知情者的爆料,我们一一还原。
01
上市这些年
*ST海润,全称海润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4月,总部位于江苏省江阴市,主要从事光伏行业的多晶硅片、组件等产品的生产。
作为光伏行业的代表性企业,*ST海润曾有过风光的时候:2004年,其成立之年,正是产业集中爆发的年份;直至2010年前后,整个行业均处于较好的光景之中。
2012年,行业由盛及衰的转折节点,在 中国光伏产业之父 杨怀进的主导之下,海润光伏借壳*ST申龙登陆A股市场
今日还看,彼时光伏产业景气周期末端得以借壳上市,海润的资本市场之行自初便颇耐人寻味。
上市之后 募集38亿元激进布局下游电站项目 遭遇国家政策的变局 光伏产业一落千丈 *ST海润自然难以独善其身 业绩随即大变脸
根据前资深财经记者“草麦汁”的回忆,2012年 即便在政府补贴近5亿元的情况下 归属股东净利润仅仅200余万元 而在业绩大幅亏损的同时 大股东却借高送转 利好 大幅减持套现近5亿元 前三大股东共套现近26亿元 众多中小股东则在高位套牢。
好在其后赶上了2015年的一波牛市,不过那已是海润光伏在A股最后的巅峰。2015年6月股价最高达到5.85元后,便进入了漫长的下跌通道。
及至2017年,ST海润便逐渐沦落为A股嘴最廉价的股票——其2017年的开盘价为2.31元,至去年最后一个交易日(12月29日)1.15元收盘,股价累计跌幅达到50%。
公开数据显示 2014年海润光伏归属净利润亏损额高达9.48亿元 2015年扭亏为盈 盈利9000多万元 2016年再度大幅亏损 当年营收45.19亿元 归属净利润亏损11.79亿元;而根据昨日其发布的公告显示,2017年预亏逾23亿。
如此巨大的亏空,结合当前光伏行业的竞争状况而言,基本意味着,ST海润大概率将直面暂停上市的惩罚。
02
祸从萧墙起
海润光伏的真正没落,除了产业的大势所向,其内部的管理混乱亦是重要原因。
2010年,海润广泛引进光伏教父杨怀进 并在行业凛冬时分成功借壳上市。如上文提及那般,上市之后激进布局下游电站项目,不料遭遇政策巨变,且在西北地区弃光限电影响之下导致多个电站无法开网 加上销售出现问题
为了扭转局面,海润光伏试图通过引入外部战投华君系力挽狂澜, 然而上演的却是“引狼入室”的商战版。
华君系入主之后,不仅毫无作为 反而导致内部结构混乱 除了董事运作不规范 拖欠工资外 还出现了关联交易 内幕交易等利益输送行为——在光伏抢装潮的上半年里使得公司巨亏12亿 有掏空上市公司的嫌疑
在此后董事长孟广宝被罢免 公司一度陷入无主状态。一系列打击之下
值得一提的是,海润光伏在2017年5月“带帽”,并不是因为过去一年巨亏12亿,而是因为会计事务所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其实海润光伏在2012年就曾被上交所和江苏证监局关注过 诉讼事项。
根据公告,*ST海润以被起诉方(被申请仲裁方)名义涉及的主要案件还有7件,涉案金额共计9.92亿元。这些案件目前分别处在已受理、正在审理、未判决以及交换证据的进展中。
此外,*ST海润还面临着银行债务逾期危机。公告显示,*ST海润截至目前已有4.26亿元银行贷款等债务逾期。
回到近期,亦 11月21日 终止了总投资50亿元的光伏项目;两天之后的11月23日 股东杨怀进持有的 全部股份 31238万股 被冻结……
生存的***与天俱来,当前的*ST海润据称正以筹划引进新实控人 转让全资子公司 增资海润新能源等等而实施自救。但对于这样一家股权较为分散的上市公司来说 在当前的强力监管环境下,无论资产重组还是卖壳求生,其难度均不容小觑。
不过,令人讶异的是,A股散户们火中取栗的传统似乎经久不衰——截止2017年三季报 持有*ST海润的股东数尚高达23.74万户
03
谁是下一个?
所谓仙股,系因“仙”字本来是香港人对英语“cent”(分)的译音,因为英语没“毛”,在港股市场上,价格低于1元就只能以分作为计价单位的股票,通常认为已成“仙”,A股市场也沿用同样的俗称。
统计数据显示,此前A股市场的仙股还要追溯到2006年,尤其2005年和2006年正是A股仙股最密集的一段时期,此后再无仙股出现,直到*ST海润。
彼时仙股批量出现的一个背景是,A股市场自2001年便陷入漫漫熊市,至2005年,已调整达5年之久,市场氛围一路冰冻。此外,公司自身业绩的持续不景气,更是这些公司股价成“仙”的诱因。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此番仙股出现的市场环境与上一次仙股批量出现颇有几分相似:
其一,上次是A股市场总体持续调整,市场信心低迷,很多壳股的价格不断探底。此番则是中小市值股票地雷不断,持续跑输大盘股已久,很多从高价股沦为低价股。
其二,上次是很多公司连续数年亏损,本来就接近退市状态。此番这样的公司也不少。
目前两市股价低于3元的个股共38家,多数为业绩亏损的个股,在价值投资风格盛行的市场背景下,这些低价股多数处于下降通道当中。有观点认为,下一只仙股是否会从中诞生,我们不妨多加留意与观察。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
评论
发表
回复“”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