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曾经见过茅侃侃一面,那是在2014年初,金亚科技收购鸣鹤鸣和(GTV母公司)之后的一场北京反路演交流会上。
虽然当时GTV的CEO茅侃侃也是穿着嘻哈风格的外装,露出手上的纹身。但是和我的第一印象不一样的是,他其实是一个私下交流时,非常随和开朗而且直率的大小伙子。
那时的茅侃侃正好在意气风发之时,金亚科技以3000万元收购了鸣鹤鸣和35%的股权,成为当时A股里唯一的电竞概念股,股价2个月内上涨了186%。
但是和时任金亚科技董事长周旭辉的高谈阔论不同的是,茅侃侃的发言全部都围绕在GTV的展望、数据的推演、以及如何把当时的重头戏”LPL2014春季赛”做好的细节描述上。
茅侃侃其实是一个有想法、有天分、固执而又充满热情的产品经理,这是当时听完他的介绍后在场的一名传媒研究员的评语。现在回头看,无论是当年创业的MYSEE,还是最后让他走上困境的万家电竞,都体现了他的这一风格。
2015年下半年,由于金亚科技董事长被调查,茅侃侃退出GTV,之后与万家文化成立了万家电竞,而万家文化的股价也借此(加上股灾反弹和赵薇收购)反弹2倍。
当时的万家电竞很有冲劲,1年时间就做了3款产品出来,其中《余烬战争2》更是被优酷土豆以1000万的价格独家买断,这让茅侃侃信心满满。
02
许多人在意的,是茅侃侃他高中辍学、多次创业不顺以及《对话》节目“京城IT四少”的经历;但是茅侃侃其实是一个很有天分的创业者,他小学五年级开始玩计算机,14岁在当时如日中天的《大众软件》上发表文章,15岁成为知名BBS的版主,是一个很有天赋的少年天才。
无论是当时的线下CS项目MAJOY、移动医疗、还是GTV电竞、万家电竞,其实在大的方向是有一定的预见性的,虽然在落地细节和环境支持上,显然不够成熟。
但是真正意义上,让茅侃侃陷入深渊的,却是产品经理范围以外的事情上。
就在前天晚上,我参加了一场小范围的交流会,一位红杉资本的大佬在场上说的一句话,给了我非常深的触动。
他说,看过了那么多的项目一步步走向上市,最让人感触万千的是,创业、尤其是经历上市的过程,对于企业家的性格和心态的扭曲,是非常严重而且不可逆的。创业到上市的过程中,有那么多的利益方需要平衡,有那么多的细节需要准备,难度和压力,甚至是远高于经营一个公司本身的。
而茅侃侃在GTV和万家电竞上面临的压力,恰恰也是在经营公司、经营产品之外。
包括2015年下半年金亚科技因为陷入财务造假陷阱导致董事长周旭辉被证监会调查;包括万家文化那次全市场哗然的,引入50倍杠杆的赵薇黄有龙失败;包括优酷土豆内部动荡导致万家电竞产品的出师不利;也包括万家文化新东家祥源控股对于电竞业务的兴趣寥寥,并希望万家电竞归还上市公司的借款,然后上市公司剥离。
这些情况和变数,都是高度超越普通人的认知和应对能力的,许多资本市场大佬都要栽一跟头,更何况一位1982年出生的年轻产品经理呢。
2016年,万家电竞的主营业务收入仅有53万元,亏损高达1382万元,负债更是达到了4315万元,举步维艰。与此同时,由于万家文化的立案和新股东祥源控股的理念不和,导致万家电竞的失血进一步加剧。
这名充满***而又固执的产品经理,做出了一个北京大小伙的选择——坚守。他开始抵押自己的房车,甚至借钱试图堵上失血的漏洞。
“(我给电竞)大概出了2000多万元,大部分是个人借款,我的住房、车都抵押了。本来计划引入融资后,公司照常发展,可是在融资方面,祥源文化新任股东并不配合,我的借款一直将公司维持到9月份,后续实在无力支持,目前我兜里只剩下十几万元,用来缴借款的利息。万家电竞账上只有1000多元,交电费都不够,目前公司办公室已经关闭。”
03
2017年11月,我知道茅侃侃做了两件事情,一个是和我们共同认识的一个朋友开黑王者荣耀,这个朋友告诉我,茅侃侃打到一半停下来,突然感慨早做这个方向就好了;另一个则是飞去杭州,跟祥源文化做最后一次沟通,沟通的结果并不乐观。
2018年1月25日凌晨,负债累累而且不堪重负的茅侃侃,打开了家里的煤气,离开了这个被资本浸淫的世界。
他的好友,也是当年“京城IT四少”之一的李想,发了一条充满真挚感情的朋友圈,提到茅侃侃是仗义真诚的一个人,这也和我少数几次接触下来的认知是高度一致的。
和做产品经理不一样,创业更为艰辛,每个创业大拿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一定是运筹帷幄、尽在掌控的,很多都是打肿了脸充胖子硬撑的。我记得我第一次和乐视超级电视团队接触的时候,他们也是彷徨而且无底气的,因为很多事情没有前人做过,只能自己摸着石头过河。
这种时候,如果有谁给他们画饼、打气、鼓励,甚至能拿出国际案例、数据比较、业绩推演,来证明这个一定行。我相信很多在困境和开荒期挣扎的人,都会本能的相信这些判断,依赖这些观点和资金,就好像落水后抓住一块浮木一样。
所以我们看到了乐视生态造车、共享行业爆发、三泰做邮递柜、也包括茅侃侃做电竞,背后都有各路人员叫好欢呼的声音,而场上拿真金白金投入而一时风光无限的老总们,也觉得自己好像真的掌握了未来。
可是一旦逆境来临,翻脸最无情的是资本,扭头不认帐的是研究员、轰然而散的是媒体,他们的斩仓成本是很低的。只有老总却无法抽身,他发现下面有嗷嗷待哺的员工、有账款未清的供应商、有自己英明扫地的恐惧,大部分人最后的选择还是硬抗。
所以孙宏斌那天说,如果仍然没有办法,那也只能遗憾了,人生有很多遗憾。讲完这句话,融创港股直接跳涨5%,因为这种话、这种斩仓的魄力,能做到的人不多。
茅侃侃也是一样的情况,事业进入困局后,他无法斩仓,只能拿自己的车房往里面填,最后绝望的走上了不归路。——而前两年鼓吹电竞行情大爆发、推荐金亚科技万家文化的各路研究员和自媒体,早已面无表情的涌入了下一个热点,又还有谁记得这个逝去的年轻人呢?
评论
发表
回复“”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