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种迹象显示,这个板块已经预定了明年的一个风口

小财神

2017-12-20 09:50:06 


 

如果说什么板块已经预定了2018年的一个风口题材的话,那么军民融合一定算一个。

 

军民融合作为我国国家发展的一项战略,在2017年1月22日召开会议上,中共中央***局于决定设立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军民融合正式进入到一个加速期。

 

那么什么是军民融合说的再直白一些,就是军工商业化,这是大势所趋,也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规律。

 

美国是这方面的标杆,经过了数十年的整合,美***工行业已经高度集中,洛克西洛马丁、波音、雷神、通用等企业已经成为行业寡头。


同时美国也是军用技术应用在民用领域最好的国家,比如波音,波音成功将军用飞机的技术应用到民用飞机,完成了军工的商业化,波音也因此成为全国民航飞机的寡头之一。

 

那么中国最有可能在哪些领域实现军工的商业化,走出符合我们国家特色的军民融合道路呢?

 

小财神从近期的几个消息总结出两条有可能实现军工商业化模式的行业。

 

商业发射市场

 

首先我们来看12月18日的一个消息,我国首家商业火箭公司--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与8家社会投资机构签订协议,共募集资金12亿元。所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快舟”系列运载火箭产品研制、商业航天上下游产业布局以及“快舟”总装能力建设等。

 

快舟系列的“快舟一号甲”小型固体运载火箭在今年的1月9日,已经将“吉林一号”灵巧视频03星等3颗卫星成功送入轨道,那次发射是一次“纯商业”的航天发射。

 

而今年年初1月13日,北京蓝箭空间科技有限公司与丹麦Gomspace公司签订火箭发射服务协议。这也是中国民营商业航天企业承接的首笔国际市场商业发射订单。

 

做为商业航空最发达的美国,今年马库斯旗下的商业航天巨头SpaceX开发的“廉价火箭,猎鹰9”火箭发射升空,凭借其低成本的优势,强势引领商业航天市场。SpaceX的爆款火箭“猎鹰-9”已拿到未来五年全球38个发射合同,其中的24个来自国际商业发射市场。

 

全球的商业航天市场这块巨大的蛋糕正在形成,而目前我们国家的商业航天市场还在起步阶段,在当下的大环境之下,商业发射市场或许是最适合中国国情,最具备把我国先进的火箭技术商业化的领域。行业的重大发展机遇,将会推动火箭、卫星制造等航天产业链上下游上市公司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期。

 

定位导航的春天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GPS、俄罗斯格洛纳斯、欧洲伽利略之后的全球第四大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系统从2000年开始实施“三步走的”计划,2000年年底建成北斗一号系统,向中国提供服务;2012年年底建成北斗二号系统,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2020年前后建成北斗全球系统,向全球提供服务。

 

上月11月5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两颗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标志着北斗导航正式开始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设。

 

而12月上旬,北斗和GPS的信号兼容协议,这个兼容协议有着重大的意义。根据国际电联规定,卫星导航的频率必须在L波段一个有限范围内,先到先得。

 

在卫星导航系统发展初期,GPS一家独大,占据了大部分频段。俄罗斯的格洛纳斯也占用了一部分。我国的北斗起步较晚,所剩频率资源极为有限,需要按照国际电联的规则,跟先到者协商,信号的兼容可以让北斗在不构成影响的前提下共用GPS的频率资源。

 

所以从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到和GPS的信号兼容,这是北斗从军事用途走向民用的重要一步。

 

这里讲一个小故事,印度在卫星定位系统上就吃过美国人的大亏,1999年印度在与邻国巴基斯坦发生冲突时,所依赖的美国GPS信息被拒绝使用,于是印度就下定决心开发自己的卫星定位系统。

 

卫星定位系统是***的基础,目前印度和日本都开始发展自己的定位系统,新兴市场国的竞争对手也在迅速追赶。

 

卫星定位系统的发展还关系到利用位置信息的延伸服务以及即将迎来实用化的自动驾驶等新技术的发展,北斗产业链的春天才刚刚开始。

 

结语

 

军民融合说了那么多年,一直没有被资本市场真正的认可和挖掘,小财神认为主要的原因是一直没有具体的落地项目,资金很难找到和题材所对应的合适标的。但随着商业发射和北斗导航的逐步商业化,军民融合不再是一句说了那么多年的口号。





评论

发表

回复“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

回顶部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