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苹果公司来说,供应链是其冰山水下的部分,支撑着耀眼的顶峰。
5月28日,苹果公司发布了《2021年供应商责任进展报告》。
在报告中,苹果公司分享了过去一年,公司在***、劳工权益、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等供应商责任方面,所采取的管理举措及取得的进展。
注: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下载苹果公司《2021年供应商责任进展报告》
图片来源:苹果公司,《2021年供应商责任进展报告》苹果公司并不直接进行生产,而是由遍布全球的上百家供应商为其提供原材料加工、零部件生产和产品组装服务。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互联网的发展,资源和生产力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重新分配,整个世界经济的联系突破了诸多界限。以一部iPhone为例,其设计环节会在美国进行.装配工作可能在印度生产线完成,所需零配件又来自日本、欧洲、中国和韩国供应商,最终成品将运往世界各地进行销售。通过国际供应链中的分工,苹果公司充分发挥了不同地域的比较优势,有效降低了产品生产成本,并逐渐将供应链管理培育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过去一年,受疫情“全球化”冲击,供应链生产能力明显减缓,苹果公司直接面临产品、零配件库存及供应不足的问题,新产品无法按期发布,维修售后也受到影响。供应链的生产效率与稳定性直接关系到苹果公司的生死存亡。因此,苹果公司将供应链作为运营管理的核心环节。但由于供应商数量众多,又分布于多个具有不同制度、文化和发展阶段的国家和地区,苹果公司需要在差异中寻找管理的平衡点。这无疑增加了供应链管理的难度。同时,环境保护、***、职业健康等可持续性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苹果公司必须不断丰富管理内容,扩充供应商责任行为的管理要点,以满足监管机构、投资者、消费者、社会公众的可持续发展需求。而从苹果公司自身运营的稳定性来看,供应链的可持续性因素也是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
在全球可持续发展大背景下,苹果公司对供应商的要求由强调技术、成本、质量等生产能力,逐步纳入对供应商可持续发展现状的综合考量。正如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Tim Cook)所说,“在我们心中,如何生产和生产什么,二者同等重要。”“如何生产”关注的是生产过程,强调的是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程度。而这正是由“果链”企业诠释。2005年,苹果公司根据相关国际惯例和道德标准,制订了《供应商行为准则》,要求供应商按照准则中的原则和要求(如适用)经营业务。同时,苹果公司制订了与准则相配套的《供应商责任标准》,详细阐明了供应商应该遵守的责任要点。苹果公司对供应商的责任要求主要分为劳动权益与***、健康与安全及环境三大类,涉及二十七项标准。在这些标准中,苹果公司提出了相应议题的准则要求、政策和程序、运营实践、培训沟通和记录的要点,包含定性描述与定量规定。此外,苹果公司还列出了违反供应商责任要求的重大违规事项,为供应商评估与要求落地提供指导。随着国际标准及可持续发展进程的变化,每年,苹果公司都会对准则和标准内容进行评估与更新,完善供应商责任要求,以顺应当下的可持续发展挑战。2020年,苹果公司在《供应商行为准则》中更新了《传染病预防和应对》内容,纳入了各项培训、专门的应对小组,以及计划长期沿用的传染病报告系统。目前,苹果公司的供应商责任要求适用于向其直接提供产品(服务),或该产品(服务)用于其供应商及其子公司、附属机构和分包商及下级供应商。为评估供应商对责任准则和标准的遵守情况,苹果公司每年都会通过现场走访、管理层访谈、员工访谈及审阅文档等方式对供应商的表现进行打分。2020年,苹果公司在53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1,121次供应商评估工作。其中,据《2021年供应商责任进展报告》显示,苹果公司开展了一百多次突击评估与调查,即在没有事先通知的情况下造访供应商。通过评估与调查,苹果公司供应商审核团队会寻找违反供应商责任标准与准则的行为,并督促其进行整改。按照严重程度,不合规的行为会分为三类:管理不合规、违规、重大违规。一旦发现供应商存在重大违规行为,苹果公司会对其进行留用观察,直到其整改措施全部落实。但即使苹果公司会给违规供应商留出一段“纠错期”,长期及重大违规情况都可能危及供应商与苹果公司之间的业务关系,甚至直接导致关系终止。自2009年以来,因不愿意参与或完成第三方审核,以及不符合***标准,苹果公司从供应商名单中移除了24家制造商以及153家冶炼厂和精炼厂。2020年11月,苹果公司发布信息称,供应商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出现要求学生员工上夜班和超时工作的情况,违反了供应商行为准则。苹果公司还发现,这家供应商为了掩盖违规行为,对学生进行了错误的分类,并伪造了文件,甚至还允许学生从事与专业无关的工作。最终,该供应商被要求进行整改,并且在整改完成之前失去了接受业务订单的机会。从近几年的评估结果来看,苹果公司供应商的责任准则与标准执行情况整体表现呈上升趋势,重大违规的事件在逐年递减。图片来源:苹果公司,《2021年供应商责任进展报告》曾经在手机产业链里流传着一句话,“得苹果者得天下。”因苹果公司产品利润高、现金流充足、品牌效应突出,很多公司都想进入苹果供应链,分得一杯羹。对于多数公司来说,成为苹果供应商不仅意味着充足的订单和利润,还暗藏着管理“修炼”机会、技术创新优势以及资本市场高估值等隐性好处。但要想搭上这条“果链”,供应商除要应对科技迭代和消费升级带来的产品性能、工艺流程及生产技术等方面的严峻挑战外,还要经受住可持续发展浪潮带来的环境与社会标准。2020年,有8%的潜在供应商由于无法或不愿达到苹果公司提出的责任标准,而未能进入“果链”,其中也包括了由现有供应商运营的新工厂。为顺应全球气候治理进程,苹果公司在去年宣布了碳中和目标——到2030年,苹果公司整个业务、生产供应链和产品生命周期将实现“净零”排放。在此目标下,苹果公司将推动整个供应链转向使用清洁能源,并计划到2030年,让制造供应业过渡到100%使用可再生电力。截至2021年3月,苹果公司已有24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110家供应商承诺100%使用可再生能源来生产苹果产品。这只是苹果公司可持续发展行动的冰山一角。除此之外,苹果公司在供应商员工教育与发展、职业健康与安全、原材料采购的透明度和追溯机制、生产废弃物零填埋、用水核算与管理、可回收包装材料等方面都制订了计划与目标。而这些可持续发展计划都由供应商执行,相应目标的实现压力几乎都在供应商身上。若在理念、技术及行动上无法跟上苹果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进程,供应商极有可能失去核心竞争定位或直接被淘汰。纵观全球,诸多知名品牌商,如沃尔玛、宝马、联想等行业巨头,像苹果公司一样,建立了严格的供应商环境和社会标准,并凭借自身实力与行业地位,推动整个供应链朝着更加有益于环境生态和社会群体的方向发展。如今,疫情依旧给全球供应链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也唤起了人们对供应链“社会”议题的更多关注。
全球供应链新一轮的价值革新已经开启。即使出现逆全球化的现象,世界经济所形成的供应链、产业链、市场供需链依旧牢固。可持续发展理念将沿着这条价值链进行更为广泛的传递,并对制造商、供应商、采购商、品牌商等参与者产生深远的影响。可持续发展正在成为一种潮流。企业的环境与社会管控能力或将成为融入全球价值链发展的“新船票”。
评论
发表
回复“”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