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安隆:风险与机会并存的高分子材料公司

价值at风险

2017-07-24 06:53:31 

基本观点


1、公司是国内抗老化助剂龙头,经销网络遍布全球;


2、掌握核心技术,形成了符合行业特征的技术研发体系;


3、产业向中国转移,公司有望抓住历史发展机遇。


公司简介


利安隆(300596)是一家专业从事高分子材料抗老化化学助剂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


经过不断的技术积累,已发展成为我国高分子材料抗老化化学助剂行业的领先企业之一。


公司目前正向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材料抗老化问题的U-PACK个性化产品的更高技术领域迈进。


行业信息


高分子材料化学助剂,是指为改善塑料、橡胶等高分子材料加工性能,改进物理机械性能、增强功能,或赋予高分子材料某种特有的应用性能,而加入目标材料高分子体系中的各种辅助物质。


通常又称化学添加剂、聚合物添加剂(助剂)、高分子材料添加剂(助剂)等。


其中,能够改善高分子材料的原有性能,并可赋予高分子材料抗热氧化、抗光氧化功能等抗老化功能的化学助剂被称为抗老化助剂,主要为氧化剂、光稳定剂两大类别。


高分子材料所能实现的各种特殊性能,直接决定了工业体系所能实现的技术复杂度和最终工业产品的质量性能。


而化学助剂直接决定了高分子材料所能实现各种特殊性能的范围和程度,是高分子材料性能表达的关键性成分。


高分子材料化学助剂行业,其基础原料主要为:各种有机物、盐、酸、碱等基础化工材料。


该行业上游为基础化工原料制造业,高分子材料化学助剂产品主要用于塑料、橡胶、涂料等高分子材料的生产、加工和应用;下游为塑料等各类高分子材料的制造行业。


由于高分子材料化学助剂种类的繁杂和应用的复杂性,使得没有一家化学助剂企业能够生产、研发和管理所有类别的化学助剂。


化学助剂企业大多专注于基于某一类高分子材料,或实现某一功能领域的化学助剂进行经营。


高分子材料化学助剂按照高分子基础材料的不同,可分为塑料助剂、橡胶助剂、涂料助剂、纤维助剂、胶黏剂助剂和其他助剂等细分行业。


高分子材料化学助剂也可按照其实现的功能可划分为:改善加工性能类、改善机械性能类、改善表面性能类、改善老化性能类等细分行业。


由于高分子材料化学助剂产业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的特点,国际高分子材料化学助剂产业密集区集中于发达国家,包括欧美、日韩、台湾等地区。


但随着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和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化学助剂产业呈现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转移的态势,预计国内抗老化助剂行业增速高于4%-6%。


我国高分子材料化学助剂生产制造企业形成了以环渤海为中心的产业优势集群,此外,在长三角地区也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密集区。


国内外高分子材料未来庞大的产量规模可带来对抗氧化剂、光稳定剂等高分子材料化学助剂的大规模需求。


随着高分子材料产业的不断发展,再进一步考虑层出不穷的新型高分子材料,不断发展的高分子材料性能要求,作为高分子材料抗老化必备的抗氧化剂、光稳定剂化学助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业务分析


利安隆公司的主要产品为抗氧化剂、光稳定剂和U-PARK产品,其产品性质如下:


1)抗氧化剂:是指在高分子材料的材料体系中仅少量存在时,即可延缓或抑制材料在聚合、储存、运输、加工、使用过程中受大气中氧或臭氧作用而降解的过程,从而阻止材料老化并延长使用寿命的化学物质。


抗氧化剂是各类高分子材料制造过程中最为常用的化学助剂之一。


2)光稳定剂:光稳定剂是一种能够抑制或减弱光对高分子材料降解作用,提高高分子材料耐光性的化学物质,其通常与抗氧化剂协同使用以抑制高分子材料的光氧化降解。


光稳定剂主要包括:紫外线吸收剂、自由基捕获剂(主要为受阻胺类光稳定剂(HALS))、光屏蔽剂。


其中紫外线吸收剂作为光稳定剂的重要品种,其作用机理在于能强烈地吸收照射于材料表面的紫外线,并将能量转变为无害的热能释放。


其优点在于能有效地吸收紫外线,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光稳定性。


紫外线吸收剂已成为光稳定剂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


3)U-PARK产品:U-PACK产品是公司利用其技术团队在高分子材料化学助剂的研发、制造、应用方面积累的丰富技术和经验,以及和下游客户的密切合作关系,研发出针对一站式解决客户实际材料应用需求的个性化配方产品。


公司现有的U-PACK产品,可实现便捷的一站式添加,即帮助客户简化高分子材料生产中复杂的化学助剂添加过程。


公司将多种化学物质组合而成的多成分复配物集成于一个整体之内,免去客户配方混合、处理和复杂添加的工艺过程,采用单一通道即可完成工序,降低客户生产成本,实现客户生产中化学助剂添加的一站式解决。


抗氧化剂、光稳定剂和U-PARK产品,主要应用于塑料、涂料、橡胶、化学纤维、胶黏剂五大高分子材料以及其他特种高分子材料。


公司与巴斯夫、LG化学、三菱化学、DSM、PPG、朗盛、科莱恩、旭化成、中石化等知名高分子材料制造企业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是上述企业的抗老化化学助剂供应商。


公司拥有一支专业、成熟、稳定的管理团队,核心管理团队成员均长期从事于高分子材料化学助剂的技术研发和市场营销,具有深厚的行业经验和技术产业化经验。


其中,核心团队成员李海平先生、毕作鹏先生、孙春光先生、汤翠祥先生等人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较早从事化工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的专业人 群之一。


对高分子材料的抗老化领域具备长期的行业应用经验和深度的行业理解,均拥有10 年以上的抗老化助剂研发和应用经验。


作为国内高分子材料抗老化助剂行业的领先者,公司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 展的理念。


目前,公司已深入掌握了抗氧化剂和光稳定剂等抗老化助剂的核心技术,形成了符合行业特征的技术研发体系,实现了针对下***业需求和应用 的不断发展、丰富、前瞻、高效、成熟的技术储备。


公司是高分子材料抗老化助剂领域的专业生产商。


依托公司具有的技术 开发、质量管理及全面的专业服务等方面的综合优势,生产的品种涵盖主要的高分子材料抗氧化剂和光稳定剂产品系列,综合竞争能力在国内抗老化化学助剂行业内居领先地位。


公司是国内为数不多的以自有品牌开展全球业务的企业。


公司在欧洲、美国、香港等地均设立了子公司,经销网络遍布全球,近年发展重心逐步转向国内国外两手抓,出口占比从13年的58.3%下降至16年的46.8%,主要客户有金发科技、巴斯夫、朗盛、ADK、PPG、福斯特等,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30%。


公司在均衡发展国内外市场的基础 上实施全球化发展战略,稳步开拓国际市场,坚持自主品牌出口,在国际市场上形成了一定的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多的大型国际客户寻求与本公司的合作并将本公司纳入其全球供应商采购体系。


在产能方面值得注意的是,公司IPO募集资金投建项目达产后将新增1.15万吨抗氧化剂产能和3000吨紫外线吸收剂产能,在原有规模上增幅较大。


对于紫外线吸收剂项目,截至17年3月31日,公司先期投入资金已占到总投资额的58.89%。


另外,目前公司抗氧化剂031装置的技改和光稳定剂714装置的新建都接近完成,预计将于今年释放产能。


财务状况


13-15年公司的营收分别为4.04亿、4.88亿和6.05亿,同比增速依次为26.3%、20.9%和23.4%。16年1-9月公司的营收为5.90亿,同比增长24.0%。


【点击可看大图】


13-15年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4000万、4500万和7400万,同比增速依次为13.7%、12.7%和63.3%。16年1-9月净利润为7300万,同比增长29%。


13、14年公司的净利润增速低于营收增速,主要是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增长较快,使得公司的销售净利率有所下滑。


15年公司的利润增速反过来大幅超出营收增速,主要原因是毛利率的提高(原材料原有大幅降价)以及期间费用的较好控制使得公司的净利率提高至12.2%。


2016年,公司产品销量1.84万吨,同比增长41.54%;产量1.85万吨,同比增长26.63%;实现收入8.08亿元,+33.66%;实现归母净利润0.91亿元,+22.93%; EPS1.01。公司的营收增速非常稳定。


截至2016年末,公司总资产902,964,701.95元,比上年末增长39.84%,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内公司为未来扩大经营规模、提高核心产品产能而逐步增加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投入;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504,509,251.66元,较上年末增长21.7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每股净资产为5.61元,较上年末增长21.79%。


13-15年公司的应收款分别为7600万、1.01亿和1.09亿,近三年存货分别为1.34亿、1.45亿和1.53亿。而2016年,因业务规模扩张,公司应收账款同比增长59.73%。


13-16年公司的经营现金流净额分别为1800万、3400万、8100万和2399万,14、15年的现金流净额与当期净利润较为接近,资金面并不太充裕。


【2016年主要资产重大变化情况 (点击可看大图)】


风险因素


1)虽从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来看,天津利安隆近年来业绩持续增长,表现甚佳,但有业内人士认为,其逆行业增长、存货大幅攀升和原材料采购成本波动等诸多风险令人担忧。


2011年至2015年,天津利安隆业绩呈上升趋势。然而同期可比上市公司业绩却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此外利安隆一直大幅攀升的存货及低于同行存货周转率。


2)2014年9月,利安隆中卫卷入了“腾格里沙漠环境污染事件”,该事件公布后引起轰动效应,受到地方乃至中央的高度重视,最终企业被叫停整改。


“腾格里沙漠污染事件”后,政府责令利安隆中卫公司等化工企业立即上马符合要求的环保设施,随即利安隆中卫公司在2015年年初即复产。


2015年7月,环保部再次对企业进行复查,利安隆中卫公司依然被指“在厂区随意倾倒危险废物,违规转存危险废物”。


由此可见,利安隆未来募投的两个产业化项目,其环保风险实在是不可小觑。


评论

发表

回复“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

回顶部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