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讯飞董事长调研纪要

安信计算机

2017-06-20 06:52:00 

出席人员


董事长 刘庆峰、董秘 江涛


介绍环节


苹果发布了新的语音音箱和消费电子领域布局:


大家关注语音和硬件的结合点,而且后端有持续想象力和服务的场景。未来智能家庭(会)有个初步的成功。


我们比较看重电视这个屏,家庭里有运用的场景,讯飞的超脑魔盒,可以找到海量信息,还可以做信息、教育等增值服务。


三大运营商很关注这点,把讯飞作为未来延伸的一个合作伙伴。这块未来会有收入。我们也在挑选合作和伙伴,通过运营商的渠道进入社区网格,直接到家庭。


电视是主入口,其他的形成一系列方案,运营商主体,京东是补充。


(关于)车载(设备):前装车型超过一百款,两三年后在很多车型上将是是刚需。(随着那时)汽车智能化的发展,(它会)成为娱乐平台。


目前能够经过厂商测试的,就我们科大讯飞。在这基础上,我们围绕它(车载设备)提供语音模块,也提供解决方案。我们可以带动系列方案,我们有持续的平台(策略),在汽车领域提供从语音模块到一体化(的整体解决方案)服务。


面对国内外人工智能巨资投入,我们的技术优势:


人工智能时代,我们优势在于:第一、人工智能核心技术——感知智能(的技术储备);第二,具有(基于人工智能的)推理学习(技术)能力;第三,具有海量信息中发现有用信息的(技术)能力。


去年的(相关)推理能力比赛中,我们是第一。全球LIST的KPP比赛,我们也是第一。如果不能找到有用数据,大数据就是垃圾数据。这个第一代表了我们技术的领先。


我们源头创新能力最强。Gartner的人工智能排名,中国科大讯飞第一。我们语音技术第一,机器翻译第一,人工智能也是第一。


我们是最早研究人工智能的公司,2010年推出的语音云平台,就是第一个把人工智能与语音结合的。


我们相对百度等(同业竞争者)有优势,我们是真正有产学研体系(的科技公司)。我们在很多大学都有实验室,我们也有云平台,我们也有顶尖科学家,我们也有协作模式。


中科院选择科大讯飞作为其系统的主要出口,(就是)看中我们的技术把握能力。几位院士想推动中科院的人工智能技术转化,就找了科大讯飞。


2016年是人工智能元年,2017年是应用落地年。真正的应用,真正能提高效率,我们相对BAT,赛道清晰,(拥有)35万的创业团队,而且我们在主赛道里自己做。


教育(领域应用):


我们跟考试中心建立独家的实验室,机器自动判断考题难易等,(这是)全世界唯一一家。对全国教育质量的评估,全国位次怎么样。北师大牵头,技术是科大讯飞承担的。


我们承担(研发)的发改委的教育大数据(系统),(是由)北师大承建的。


(该系统)一是准确知道孩子们学习的薄弱环节;二是精准分析课堂教学,可以提升30%以上(效率或成绩);三是针对孩子的薄弱环节,提供个性化教学。这些是我们独家的,解决了因材施教的问题。


百强校中69家都跟我们合作。(还有)一万多(家)学校(已经)开始了(相关实验),(科大讯飞)现在就(已经)有(这方面)收入。课内+课外(大数据是)我们看中(的)。今年教育领域我们收入会有很明显的增长。


公检法(领域应用):


1、最高检、最高法大力支持,做语音录入、电话分析等;


2、人工智能辅助法律分析;


3、电信诈骗判断准确率99.3%。


医疗(领域应用):


Nuance医疗电子病例一年收入10多亿美元,卫计委已经关注到这个问题。我们国家门诊基本没有电子病例。


我们用语音技术经过语义理解和判断把相关内容填入,(已在)北大口腔医院专门现场演示(过)。这是我们医疗领域第一步。nuance语音识别准确率不够是(因为)后台呼叫中心(需要)人工(处理),(而)我们基本做到自动(化)。


(我们认为我们的)人工智能(技术终将)改变世界:(因为我们有)最好的算法、最好的数据、最好的专家。


我们与公安部、卫计委、最高检、最高法等都有联合实验室,将来要承担人工智能国家队,(而且)需要把这几点(系统)结合起来。


我们董事会判断今年还是大投入年,不以短期盈利为目标。收入毛利预计会有很大的增长,但可能费用增长更多,目前不以当期税后利润为目标。


问答环节


问:不同行业处于哪个阶段?


答:教育、医疗和法律都是“刚需”加“代差”。


什么是刚需?比如合肥八中使用教育产品后成绩大幅提升,在一个学校成功后就会拓展到整个区域;而代差目前只有讯飞能够做得了。


教育、医疗和法治领域应用是真正刚需,而且是从最高层推动。教育我们认为正从一小部分人向规模化使用,这个很快就会起来。未来人工智能应用是硬道理,谁成为行业第一名也就是未来2-3年的事。


问:国家对教育信息化投入有多大?如何克服地域性问题?


答:教育投入占国家GDP3%-4%。


1、关注刚需和产品形态,重点突破;2、单科比如英语口语,我们统计过如果收费100元,80%学生会成为付费用户;我们认为未来教育(市场规模)200-300亿,毛利上百亿没有问题。


问:晓译翻译机定价是否过高以及出货量预测?


答:我认为晓译翻译机(核心用户)首先是发烧友,我们希望做好终身贴身服务,这还不是规模化预测。


晓译是单机,我们还会有手机配件、纯软件多种选择方案。


我们认为未来翻译机模式不应该是销售商业模式,而是租赁服务模式,比如出国可以融合在流量套餐里。


翻译是一个刚需市场,第一:出国人员个人使用;另一个是:一带一路国家有刚需投入使用。现在最需要的是口语翻译,(而)语音识别、语音合成、机器翻译我们都是全球第一。


问:销售费用、研发费用趋势?


答:我们目前增长最快的还是研发费用,连续5-6年研发投入占比超过20%,主要是招募更多优秀人才。


赛道要有一流算法,我们去年提出春晓行动,在全球招募有人工智能潜质的专家。到今年第四季度,我们认为人员增加基本趋稳。


销售费用增长最快也是去年和今年上半年,我们在布局渠道全覆盖。


问:智能音箱产品未来的定位?


答:音箱要作为家庭入口还有很长的路,而且中国很快会成为红海,我们认为电视这个屏比音箱更靠谱。


音箱(产品)我们更多定位有特色单品,目前我们正在摸索生态。我们密切关注二点:1、和京东合作;2、投资其他做音箱的公司。


问:人员加布局在哪些方面?


答:教育事业群从1000人到3000人,(与)新东方合资公司是(由)我们控股。


医疗是去年和安徽省医院成立联合实验室,今年和协和医学院合作;


车载我们光在奇瑞就部署了100-200人,做一家车场就会持续有收入;


法院、电信诈骗等未来人工智能刚需+代差,原来科大讯飞研究院70%做语音,现在只有40%,今年底我们人员布局差不多。


销售费用布局营销渠道,要本地服务(落地),现在有代理伙伴,但首先要树立标杆。


问:如何保持竞争优势?


答:1、源头创新敢于投入;2、把核心技术转化为产业优势;3、目前形成的教育、医疗、车载(优势)都会成为根据地。


问:文化和组织执行力的定位?


答:1、组织和管理上最想学习华为;2、创新上学习谷歌;3、语音还是被大家认为锦上添花,只有万物互联时代真正到来(才能发现其真实价值),语音真正的机会还没到。


但是复制专家能力的过程未来几年会大规模发生。讯飞目前整体是健康的,很快会到达一个更高的平台。

评论

发表

回复“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

回顶部

分享

收藏